[实用新型]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3220.4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忠东;王烈;林新颖;祁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新颖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自动 创伤 胸腹 引流 | ||
1.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流管(3)、套设在引流管(3)前端的套盖(5)、皮下固定部件(2)、皮表固定部件(1);
所述引流管(3)外壁上从上至下依序套设有第一固定环(11)、第一活动环(12)、第二固定环(21)、第二活动环(22);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21)固定于引流管(3)外壁上;第一活动环(12)及第二活动环(22)能够在引流管(3)外壁上下滑动;
第一固定环(11)与第一活动环(12)之间还设有套设于引流管外壁的弹簧(13),第一活动环(12)在弹簧(13)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在引流管(3)外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环(11)、第一活动环(12)及弹簧(13)共同构成皮表固定部件(1);
第二固定环(21)与第二活动环(22)之间设有两个或以上均匀分布的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由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及第三连杆(25)构成;引流管(3)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引流管上还套设有活动卡环(26),所述的限位凸起以及活动卡环(26)位于第一固定环(11)的上方,活动卡环(26)与限位凸起相配合使得所述活动卡环(26)卡接于限位凸起的上方;第二固定环(21)、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二活动环(22)依序铰接;第三连杆(25)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活动环(22)上,第三连杆(25)上端向上延伸至与活动卡环(2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21)、第二活动环(22)、连动组件及活动卡环(26)共同构成皮下固定部件(2);
引流管(3)管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31),通孔位于位于第二活动环(22)下方;在引流管(3)、皮下固定部件(2)及皮表固定部件(1)表面覆盖有生物凝胶(4),生物凝胶(4)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持生物凝胶(4)形状的薄膜(41),生物凝胶(4)在薄膜(41)的包裹下置于套盖(5)的管腔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3)上的自动置管装置,所述自动置管装置其主体为装置盒(61),装置盒(61)一侧还设有通道(62)使得引流管(3)能够在通道(62)内上下移动,装置盒(61)与通道(62)之间为一体式连接;通道(62)下方开口处设有限制活动卡环(26)脱离通道(62)的隔板(63);
装置盒(61)内部设有齿轮(64)、驱动齿轮(64)转动的电机(65)以及为电机(65)提供能源的电池(66),装置盒(61)外表面还设有控制电机(65)运转的开关(67);
位于通道(62)内的引流管(3)外壁上固设有齿条(68),齿条(68)沿引流管(3)长度方向延伸且齿面正对于装置盒(61)的侧壁;与齿条(68)相对应的装置盒(61)侧壁上还开有窗口使得齿轮(64)能够通过窗口与齿条(68)啮合;
位于通道(62)内的引流管(3)外壁上还固设有手柄(69),手柄(69)位于背对装置盒(61)的一侧,手柄(69)端部所对应的通道(62)壁上设有沿通道(6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槽使得手柄(69)端部能够伸出通道(62)外部上下自由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5)为尾部带喇叭状开口的管状部件,套盖(5)沿长度方向被分成左半盖和右半盖,左半盖和右半盖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连接部件(51)使得套盖(5)的管腔空间能够在弹性连接部件(51)弹性限度范围内延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5)下端开口处还铰接有环形围挡(52)以及可翻折圆环(53),可翻折圆环(53)位于环形围挡(5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1)与第二固定环(21)间距范围为40-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的长度范围为15-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上端开口处设有向引流管(3)内方向打开的单向阀(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新颖;,未经林新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32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插管导管用管芯
- 下一篇:一次性胃管固定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