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剪式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03039.3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尚玲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鼎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剪式千斤顶都是通过转动控制螺杆来控制千斤顶的升降,而在长时间不使用的千斤顶的时候,螺杆部分和螺纹孔部分容易生锈,这样就很难转动螺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的剪式千斤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顶盘、第一下臂、第二下臂、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螺杆、转动连接块和固定连接块,所述的第一下臂的一端与第二下臂的一端均与底座铰接,所述的第一下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块铰接,所述的第二下臂的另一端与第二上臂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块铰接,所述的第二上臂的另一端与第一上臂的另一端均与顶盘铰接,所述的转动连接的上设有与螺杆一端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连接块上设有与螺杆另一端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的螺杆通过通孔与螺纹孔分别于固定连接块和转动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转动连接块内部设有油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侧面上设有与螺纹孔同心设置的环形燕尾滑槽、与油腔相通的出油孔,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对固定连接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转动块相对第一出油孔的侧面上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槽对应的环形燕尾滑块、与出油孔对应的第一出油槽,所述的转动块上的螺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出油槽相通的第二出油槽,所述的环形燕尾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环形燕尾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块内部设有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分别与第一出油槽和第二出油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的环形燕尾滑槽背对固定连接块的端面上设有与油腔相通的润滑孔。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连接块相对顶盘的一端上设有与油腔相通的加油口。
优选的,所述的加油口处设有橡皮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千斤顶的时候,通过转动螺杆,从而转动连接块朝着固定连接块的方向运动,而第一下臂和第一上臂均与转动连接块铰接,因此随着转动连接块的运动,第一上臂与第二上臂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减少,从而达到调节千斤顶的高度,而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转动块上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因此转动块会被螺杆带动一起转动,由于环形燕尾滑块位于环形燕尾滑槽内,转动块始终与转动连接块相贴合,而在转动块转动的过程中,出油孔会与第一出油槽相通,那么油腔内的油就会通过出油孔流入第一出油槽,在通过第二出油槽流至螺杆处,从而对螺杆进行润滑,而由于转动块位于转动连接块和固定连接块之间,因此螺杆都会先经过转动块润滑然后再运动至转动连接块处,方便转动螺杆,而当出油孔与第一出油槽隔开的时候,由于转动块与转动连接块相贴合,油就无法从出油孔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出油孔和第一出油槽相通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的出油孔和第一出油槽隔开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顶盘;2、底座;3、第一下臂;4、第二下臂;5、第一上臂;6、第二上臂;7、转动连接块;71、油腔;72、加油口;73、环形燕尾滑槽;74、出油孔;75、润滑孔;76、螺纹孔;8、固定连接块;81、通孔;9、螺杆;10、橡皮塞;11、环形燕尾滑块;12、转动块;121、第一出油槽;122、第二出油槽;123、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自润滑剪式千斤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鼎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温岭鼎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03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