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工钢薄板拉伸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8601.8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杜丽影;邱保文;周桂峰;刘冬;陈士华;吴立新;李荣锋;余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工 薄板 拉伸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试验装置,具体属于一种适用于电工钢薄板拉伸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工钢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机中,譬如,空调压缩机、电动汽车马达等。以前电工钢主要用作静止不动的定子,其只考虑其电磁性能即可。而当用作转子的制造时,由于转子的特点,其速度是不断变化的,且其受到大小不断变化的拉-拉方向的外力作用,会引起材料的形变甚至断裂破坏;还由于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热量,使转子温度不断升高,因此电工钢材料的常温及高温拉伸强度特别重要,是进行转子结构设计和安全使用寿命评估的科学依据。
随着电机市场的发展,对电工钢强度要求越来越高,有的高达500MPa,甚至1000MPa以上;对于电工钢板的厚度则要求越来越薄,厚度范围要求在0.1mm~1mm之间。对于这种高强度的极薄钢板来讲,采用现有的拉伸试验装置,则存在以下问题:1. 由于其功能是用于厚度大于1mm的板厚,故对于极薄板来讲夹不紧,即夹紧力不够,且还会产生试样打滑现象,造成试验无法进行或结果不准确; 2、试样难以对中,也很难确保安装试样时不发生倾斜。试样装夹状态不同,导致每件试样的应力受力分布不同,对超薄板材同一批试样的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对电工钢板厚度适应性强,对中性好,试样夹紧牢固,尤其能满足高强度的极薄电工钢板的拉伸试验,使结果准确、可靠、稳定,试验数据重复性好,且结构简单的电工钢薄板拉伸试验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电工钢薄板拉伸试验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内的试样上夹器、试样下夹器、与试样上夹器连接的上拉杆、与上拉杆连接的横梁、与试样下夹器连接的固定座,与固定座连接的电机座,连接于电机座上的电机,其在于:试样上夹器由上夹紧器底座、上夹紧器底座上设有的连接孔一、连接于上夹紧器底座上的上夹块一、与上夹块一相配合安装的上夹块二、上夹块一及上夹块二上分别设置的螺栓一组成;试样下夹器由下夹紧器底座、下夹紧器底座上设有的连接孔二、连接于下夹紧器底座上的下夹块一、与下夹块一相配合安装的下夹块二、下夹块一及下夹块二上分别设置的螺栓二组成;试样上夹器与试样下夹器结构及形状相同。
其特征在于:在上夹块一及上夹块二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防滑槽一;在下夹块一及下夹块二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防滑槽二。
其特征在于:在上夹块一和/或上夹块二相对面上,及在下夹块一和/或下夹块二相对面上设有试样中心标识。
其特征在于:连接孔一及连接孔二的形状为椭圆形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对电工钢板厚度适应性强,对中性好,试样夹紧牢固,尤其能满足高强度的电工钢板厚度在0.1mm~1mm的极薄板拉伸试验,其结果准确、可靠、稳定,试验数据重复性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权项1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夹块一或上夹块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下夹块一或下夹块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夹紧器底座或下夹紧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炉,2—试样上夹器,3—试样下夹器,4—上拉杆,5—横梁,6—固定座,7—电机座,8—电机,9—上夹紧器底座,10—椭圆形连接孔一,11—上夹块一,12—上夹块二,13—螺栓孔一,14—下夹紧器底座,15—椭圆形连接孔二,16—下夹块一,17—下夹块二,18—螺栓孔二,19—防滑槽一,20—防滑槽二,21—试样中心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8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