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托盘在线缠绕机上断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981.3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7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强;童鹏飞;严馀;周青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10 | 分类号: | B65B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在线 缠绕 机上断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膜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托盘在线缠绕机上断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缠绕机断膜构造是由不锈钢镍合金烫丝、烫丝支架、固定托板、断膜气缸、导向滚筒等组装而成。通过固定托板连接断膜气缸来连接烫丝支架,使断膜气缸完成前后接触缠绕膜的运动功能,断膜上装有的镍合金烫丝可以烫断缠绕膜;而公知的断膜结构,其断膜效果差,结构复杂,断膜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托盘在线缠绕机上断膜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托盘在线缠绕机上断膜机构,包括槽钢支撑底座、第一气缸、轴承座、气缸支脚、摆动支脚、升降导槽、摆臂横撑、横移导槽、第二气缸、导向滚轴、毛刷、滚筒、烫丝,所述槽钢支撑底座在缠绕机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缸与槽钢支撑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座通过摆动支脚与槽钢支撑底座连接,所述气缸支脚固定在轴承座和升降导槽的夹角上,所述摆臂横撑与升降导槽连接,所述横移导槽与摆臂横撑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缠绕机的另一端,所述导向滚轴安装在第二气缸的上侧,所述毛刷固定在第二气缸和导向滚轴上,所述滚筒安装在毛刷上,所述烫丝安装在毛刷上。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和槽钢支撑底座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缸为SC50*175-S-TC-TCM-PHSA-MT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为UCF205。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缸为SQ40-100-2MT。
本实用新型通过槽钢支撑底座与烫膜、断膜连接,槽钢支撑底座上固定有气缸连接UCF205轴承座,轴承座连接断膜机构,轴承座带动断膜机构转动,导向滚轴带动烫膜气缸进行烫膜作业,实现断膜的功能,断膜结构不仅能准确切断缠绕膜,而且在烫膜的过程中通过气缸运动能够快速的烫膜,大大缩短烫膜的时间,可以减少缠绕膜的使用和浪费,减少烫膜的动作和时间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托盘在线缠绕机上断膜机构,包括槽钢支撑底座1、第一气缸2、轴承座3、气缸支脚4、摆动支脚5、升降导槽6、摆臂横撑7、横移导槽8、第二气缸9、导向滚轴10、毛刷11、滚筒12、烫丝13,所述槽钢支撑底座1在缠绕机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缸2与槽钢支撑底座1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座3通过摆动支脚5与槽钢支撑底座1连接,所述气缸支脚4固定在轴承座3和升降导槽6的夹角上,所述摆臂横撑7与升降导槽6连接,所述横移导槽8与摆臂横撑7连接,所述第二气缸9安装在缠绕机的另一端,所述导向滚轴10安装在第二气缸9的上侧,所述毛刷11固定在第二气缸9和导向滚轴10上,所述滚筒12安装在毛刷11上,所述烫丝13安装在毛刷11上。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和槽钢支撑底座1的连接处设有旋转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缸2为SC50*175-S-TC-TCM-PHSA-MT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3为UCF205。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缸9为SQ40-100-2MT。
本实用新型通过槽钢支撑底座与烫膜、断膜连接,槽钢支撑底座上固定有气缸连接UCF205轴承座,轴承座连接断膜机构,轴承座带动断膜机构转动,导向滚轴带动烫膜气缸进行烫膜作业,实现断膜的功能,断膜结构不仅能准确切断缠绕膜,而且在烫膜的过程中通过气缸运动能够快速的烫膜,大大缩短烫膜的时间,可以减少缠绕膜的使用和浪费,减少烫膜的动作和时间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袋装产品破包取液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袋夹口套袋正压判别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