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364.3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思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M2/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插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模组。
背景技术
如今,渐趋发展的电子产品普及的程度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且早已成为人类工作、生活、信息传递中的工具之一。目前的电子产品发展为更轻、更薄更方便实用,更能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每种电子产品均需通过电池供电,电池与用电负载之间一般采用导线相接。传统做法是用导线从电源的正、负极引出电量,再将导线焊接到用电负载上。这种传统方式由于需要焊线,组装麻烦,生产效率低。并且导线的布线不整洁,设在电子产品的内部造成杂乱。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寻求一种电源连接器,采用插接供电的方式替代传统焊线导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模组,其直接与电池焊接固定为一体,无需组装和接线,直接使用,插接非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模组,包括电池和安装于电池正极端的插头,该插头包括绝缘座以及嵌设于绝缘座上的正、负极导电端子,该正极导电端子焊接于电池正极端与该电池正极端电性连接,该负极导电端子通过一导线电性连接于电池负极端。
优选的,所述正、负极导电端子均包括一体式的插接部、固持部和焊接部,所述电池的正极端一体式设有一焊片,该焊片焊接于正极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所述负极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焊接导线的一端,导线的另一端焊接于电池负极端。
优选的,所述正、负极导电端子的插接部具有一底板、两由底板两侧向上折弯成型的侧板,该底板与两侧板构成U形结构,且该插接部的头端是尖部。
优选的,所述正、负极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包括一凸平板和一立板,该凸平板和立板构成L形,固持部一体镶嵌成型于绝缘座。
优选的,所述焊接部是一体成型于立板顶部的薄片,该焊接部垂直于立板,且该焊接部露出绝缘座的上表面形成焊接面。
优选的,所述焊接面的外边缘具有下翻边,该下翻边平行于立板。
优选的,所述绝缘座的顶部具有一凸块。
优选的,所述绝缘座的上方具有两上定位孔,绝缘座的下方具有两下定位孔,该上、下定位孔均分别正对正、负极导电端子。
优选的,所述绝缘座的后端设有两下料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直接将插头与电池焊接为一体,使用时无需组装,无需接线,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是该插头是由正、负极导电端子与绝缘座一体镶嵌成型,一方面确保成型后稳固连接,无松脱问题,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一体镶嵌成型能够加快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模组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插头模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插头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底部视角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插头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插头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绝缘座的顶部视角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负极导电端子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视角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池 11、导线
12、焊片 20、插头
21、绝缘座 211、上定位孔
212、下定位孔 213、凸块
214、下料槽 22、正极导电端子
23、负极导电端子 221、插接部
2211、底板 2212、侧板
2213、侧板 2214、尖部
222、固持部 2221、凸平板
2222、立板 223、焊接部
2231、焊接面 2232、下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思,未经林玉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