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电视机芯板放电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7190.0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电视 机芯 放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电视机芯板放电治具。
背景技术
LCD,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译为液态晶体显示器,简称“液晶显示器”。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被称之为液晶。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分子结构排列类似细火柴棒,被称为Nematic液晶,采用此类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也就称为LCD。而液晶电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
在机芯板加工过程中,当电路板断电后,boost电容内部存放过高电量,随意释放可能导致元器件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液晶电视机芯板放电治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晶电视机芯板放电治具,包括由两个1K水泥电阻并联构成的放电电阻,所述放电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连接线,在所述放电电阻两端还连接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串联在一起并构成回路的第一电阻R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保护二极管VD1、第二电阻R2、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及第二保护二极管VD2,通过发光二极管对放电情况进行反应,如果有放电,则发光二极管发光,通过设置保护二极管,防止发光二极管反向击穿。
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实用可靠,生产效率高,本治具在断电后将连接线触碰电容两端,实现可视化放电,对于批量生产包含大电容的主板,需要放电时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液晶电视机芯板放电治具,包括由两个1K水泥电阻并联构成的放电电阻RT,放电电阻RT的A、B端分别连接至连接线,在放电电阻RT两端还连接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串联在一起并构成回路的第一电阻R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保护二极管VD1、第二电阻R2、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及第二保护二极管VD2,通过发光二极管对放电情况进行反应,如果有放电,则发光二极管发光,通过设置保护二极管,防止发光二极管反向击穿,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在断电后将连接线触碰电容两端,实现可视化放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7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