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建筑围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6943.6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潘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思思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建筑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木质纤维聚合板和石棉绝缘层通过结构拼接的组合结构搭建的围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建筑物通常采用到砖混结构作为外部结构,砖混结构包括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砖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随着节能环保理念近几年被十分重视,在提升环保理念的工艺环节上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在这一建筑工艺上还存在缺失,需要克服诸多材料上和结构工艺上的技术难题,向国外吸取先进的理念,以此运用在现代环保建造工艺上。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建筑围栏,在围栏的阻隔结构上完善了其绝缘性,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建筑围栏,通过立柱作为结构的固定件,以横向插口和纵向插口连接配套的石棉模块和木质纤维聚合板,以组合拼接结构完善搭建的灵活性,在围栏的搭建范围便于控制,进一步在围栏的阻隔结构上完善了其绝缘性,搭建步骤简单,减少人工消耗,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工程建筑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围栏由立柱,石棉模块,木质纤维聚合板构成组合结构,其特征是,立柱为结构的固定件,矩形立方体的立柱两侧具有横向插口和纵向插口,横向插口分为三个隔断,均匀排布于立柱两侧的中央部,纵向插口位于横向插口的两侧,石棉模块为长条形的绝缘隔断,以堆叠的结构插合在立柱的横向插口中,构成绝缘层,木质纤维聚合板安插在纵向插口中,帖附与石棉模块的两侧,构成外部加护板,形成具有保温绝缘性能的围栏,实现了这种组合式建筑围栏的具体作用。其结构原理是,通过立柱作为结构的固定件,以横向插口和纵向插口连接配套的石棉模块和木质纤维聚合板,以组合拼接结构完善搭建的灵活性,在围栏的搭建范围便于控制,进一步在围栏的阻隔结构上完善了其绝缘性,搭建步骤简单,减少人工消耗。这种组合式建筑围栏适用于建筑结构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建筑围栏,通过立柱作为结构的固定件,以横向插口和纵向插口连接配套的石棉模块和木质纤维聚合板,以组合拼接结构完善搭建的灵活性,在围栏的搭建范围便于控制,进一步在围栏的阻隔结构上完善了其绝缘性,搭建步骤简单,减少人工消耗,提升了这种组合式建筑围栏的实际职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柱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 1. 组合式建筑围栏,2. 立柱,3. 石棉模块,4. 木质纤维聚合板,5. 横向插口,6. 纵向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中,组合式建筑围栏1由立柱2,石棉模块3,木质纤维聚合板4构成组合结构,其特征是,立柱2为结构的固定件,矩形立方体的立柱两侧具有横向插口5和纵向插口6,横向插口5分为三个隔断,均匀排布于立柱2两侧的中央部,纵向插口6位于横向插口5的两侧,石棉模块3为长条形的绝缘隔断,以堆叠的结构插合在立柱2的横向插口5中,构成绝缘层,木质纤维聚合板4安插在纵向插口5中,帖附与石棉模块3的两侧,构成外部加护板,形成具有保温绝缘性能的围栏,通过立柱2作为结构的固定件,以横向插口5和纵向插口6连接配套的石棉模块3和木质纤维聚合板4,以组合拼接结构完善搭建的灵活性,在围栏的搭建范围便于控制,进一步在围栏的阻隔结构上完善了其绝缘性,实现组合式建筑围栏1的有效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思思,未经潘思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