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抗震支撑保护效果对比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6687.0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严丰;郭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海东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抗震 支撑 保护 效果 对比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保护效果对比试验台,具体涉及管道抗震支撑保护效果对比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在人类生活区的强烈地震往往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鉴于地震的危害,建筑和建筑内的机电设备都需要有抗震功能。传统的机电设备,如管道,通常只用普通的吊杆支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吊撑,普通的吊杆支架通常是用管夹夹紧管道,然后用吊杆进行吊撑;现在的机电设备安置的抗震支架通常都采用全螺纹螺杆进行竖直方向的吊撑,同时还会采用抗震连接座连接槽钢等连接结构(如纵撑和侧撑)进行补强支撑,并使机电设备(如给水管、消防管、风道和架桥等)能够抗震消震,这种抗震支架的抗震支撑保护与普通的支架相比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试验来验证,这就需要一种抗震保护效果对比试验台来进行检测。目前存的试验台是一种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顶部、底部以及支撑在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钢性的竖直支撑件,抗震支架通过抗震连接座等连接结构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上,普通的吊杆支架通过钢丝吊在支撑架的另一边,然后用手推动该支撑架来模拟地震的环境,从而更简单直观地对比出出抗震支架和普通的吊杆支架的抗震支撑保护效果。但是由于该支撑架是刚性的,其模拟出的震动效果只有水平方向的震动,并且震动的幅度较小,因而该试验台并不能模拟出较为接近真实的地震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抗震支撑保护效果对比试验台,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震动方向单一、幅度小导致模拟的地震场景不接近真实场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抗震支撑保护效果对比试验台,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顶部、底部以及支撑在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直支撑件;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水平方向的用于固定机电设备的横杆和板条;所述竖直支撑件包括竖直安装的弹性部件;所述横杆至少设有两根,其上设有用于安装吊杆的第一通孔,所述每根横杆上的第一通孔至少设置有四个;所述板条上设有用于固定抗震连接座和全螺纹螺杆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顶部由横向支撑件围成,所述横向支撑件为圆杆;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弹性部件的上端部固定在圆杆上;所述弹性部件的下端部固定在架体的底部上。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位置处固定有垂直朝向上方的第一圆管;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第一圆管内。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顶部、对应于弹性部件的位置处固定有垂直朝向下方的第二圆管;所述弹性部件也安装在第二圆管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管的长度和第二圆管的长度分别占所述竖直支撑件的总长度的1/3。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架体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位置处固定有垂直朝向上方的第一立杆;所述弹性部件的下端部固定在第一立杆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顶部由横向支撑件围成,所述横向支撑件为圆杆;所述圆杆上、对应与于弹性部件的位置处固定有垂直朝向下方的第二立杆;所述弹性部件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二立杆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杆的长度和第二立杆的长度分别占所述竖直支撑件的总长度的1/3。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底部与竖直支撑件的连接处固定有直角三角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焊接在竖直支撑件和架体的底部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架体为方形架体,所述竖直支撑件设有四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竖直支撑件上设置弹簧,弹簧可以进行竖直方向的伸长和压缩,也可以进行横向的摆动,震动的幅度加大,从而使得模拟的地震场景更加逼真。且整个试验台的架体结构简单,在试验的时候,推动试验台的操作也比较容易,省力和方便。此外,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的设置能保证试验台的稳定性,使得安装支架的时候比较方便。固定片的设置也使得整个架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抗震支架和普通吊杆支架连接时的示意图;
其中,1、架体;2、竖直支撑件;21、弹簧;22、第一圆管;23、第二圆管;3、横向支撑件;4、横杆;41、第一通孔;5、板条;51、第二通孔;6、固定片;71、吊杆;72、全螺纹螺杆;73、侧撑;74、纵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海东,未经麦海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6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