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风管用三通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5549.0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移山;刘国庆;刘英杰;吴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同济恒爱暖通消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71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管 三通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供风管用三通接头,属通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大型建筑物建设中,均需要建设通风管及消费烟道等通风用管路设施,由于建筑物结构原因,导致在通风管路铺设时往往存在需要将一个主通风管在特定位置处同时与至少两个指向不同的支路风管连接,而目前缺少专业的供排风转接设备,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将主通风管与支路风管连接,另一种则是使用较为专业的三通接头进行主风管与支路风管连接,虽然这两种方法均可实现风管间转接的需要,但这两种方法连接的管路中在转接位置易导致风管内阻力增加,增加供排风设备负担,还易在转接位置产生气流涡流现象,从而造成风管内压力不平衡,甚至造成风管抖动等现象发生,同时当各支路风管管径存在较大差别时,传统的的两种两节方式也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气流进行有效的分配及调控,从而造成导致送排风风量及风压不稳等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供风管用三通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供风管用三通接头,由主风管及支路风管联通构成,且支路风管与主风管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主风管及支路风管均设风口,风口出设连接法兰,所述的主风管内设置调节隔板,所述调节隔板通过铰接轴与主风管管壁铰接,且在铰接轴处另设与调节板相垂直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呈圆弧形且圆弧的凸面迎向主风管风口方向,所述的支路风管由两个弧形风管构成,且两弧形风管末端处另设一段共用管壁,所述的共用管壁另通过弹性连接带与调节隔板一端连接,所述铰接轴至少一端设指针及连接螺纹,所述的指针及连接螺纹均位于主风管管壁外侧,且指针对应位置管壁上另设角度刻度尺,所述连接螺纹另与紧固螺帽连接,所述的主风管及支路风管内另分别设至少一条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主风管及支路风管管壁垂直并另与主风管及支路风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导流板两另均布引流槽。
驱动板位于调节隔板两侧的弧长比例与两弧形风管管径比例一致。
本新型结构简单、在满足供排风管路转接连接的同时,可有效的对管路内气流起到引导流动方向的作用,从而一方面降低管路对气流造成的阻力,降低供排风系统运行压力及能耗,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管路内因气流形成涡流而出现的压力平衡,从而有提高了管路运行平稳性,同时还可对管路内气流进行有效的调节,避免送排风出现风量及风压不均匀或不稳定现象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供排风系统运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紧固螺帽和引流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供风管用三通接头,由主风管1及支路风管联通构成,且支路风管与主风管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主风管1及支路风管均设风口2,风口出设连接法兰12,所述的主风管1内设置调节隔板3,所述调节隔板3通过铰接轴4与主风管1管壁铰接,且在铰接轴4处另设与调节板3相垂直的驱动板5,所述驱动板5呈圆弧形且圆弧的凸面迎向主风管1风口2方向,所述的支路风管由两个弧形风管6构成,且两弧形风管6末端处另设一段共用管壁7,所述的共用管壁7另通过弹性连接带8与调节隔板3一端连接,所述铰接轴4至少一端设指针9及连接螺纹,所述的指针9及连接螺纹均位于主风管1管壁外侧,且指针9对应位置管壁上另设角度刻度尺10,所述连接螺纹另与紧固螺帽11连接,所述的主风管1及支路风管内另分别设至少一条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与主风管1及支路风管管壁垂直并另与主风管1及支路风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导流板12两另均布引流槽14。
设备运行时,当气流进行供风时,气流在与驱动板接触后,由于驱动板位于调节隔板两侧的弧长比例与两弧形风管管径比例一致,因此驱动板弧长较大一侧风压也相大于驱动板弧长较小一侧,从而在风压的作用下,驱动板带动调节隔板发生偏转,且调节隔板末端向风压较大一侧风道内移动,并减小改风道管径,同时增大另一侧风道管径,从而起到平衡两侧支路风管风压及风量的效果,且当调节隔板在风压作用下调节稳定后,在利用紧固螺帽将其位置进行固定,于此同时,气流还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被分割为若干部分并按照导流板设定轨迹进行供风,从而降低了气流与管壁摩擦力并避免了气流发生涡流等现象;同时,在进行供风前,也可手动通过铰接轴进行旋转来达到调整调节隔板位置的目的,在对铰接轴调节时根据指针对调节角度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再利用紧固螺帽进行定位,也可实现均衡两支路风管内气流压力及风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同济恒爱暖通消防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同济恒爱暖通消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制粒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封快速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