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95014.3 | 申请日: | 2014-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馨丽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5G3/04;E02D3/00;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渡***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创面 植物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创面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创面是指伴随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实施的个汇总工程措施而在地球表面所出现的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的创伤面。工程创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破坏原有的地表重力平衡,增大或减小地表坡度,增加或降低原有地形的稳定性;改变原有的地表覆盖物,使原有的自然土壤完全丧失或严重退化,改变土壤原有的继承性,土壤硬度增加、肥力减弱;破坏原有的植物群落,降低制备覆盖度,影响或改变动物生存空间,降低生物多样性;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位,加大水土流失的危险性;改变地表的热量环境和湿度环境,引发局部小气候变化;改变原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景观空间分布的异质感和不协调。
为了使这些工程创面问题尽快解决,研制出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工程创面修复技术的出现,大多存在二次污染、可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一劳永逸地从实质上修复工程创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属修复工程创面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包含土壤层、营养基。所述的土壤层包括两层:底层土由乔木、灌木、地被按4:2:1的比例调配的泥炭土构成,土层厚度为20~30cm;表层土为覆盖低容重、高孔隙度、无退化的粘质土壤或加入土壤改良剂的优质土壤,土层厚度为20~35cm。所述的营养基为以下组分的混合物(重量百分比):菌渣60~70%,泥炭10~20%,粉碎状农作物秸秆10~20%,农家肥5~10%,添加剂组合物5~10%,其中泥炭和菌渣含水量在10~15%之间,颗粒小于2cm,农家肥含水量在10~15%之间。所述的营养基设置在所述的底层土和所述的表层土中间,厚度为15~20cm。
所述的表层土的土壤厚度为20~35cm,对于球茎根的植物,表层土为35cm;草坪、地被表土层土壤厚度为10~20cm。
所述的营养基为以下组分的混合物(重量百分比):菌渣60~70%,泥炭10~20%,粉碎状农作物秸秆10~20%,农家肥5~10%,添加剂组合物5~10%,其中泥炭和菌渣含水量在10~15%之间,颗粒小于2cm,农家肥含水量在10~15%之间。对于西北干旱地区,营养基组分中添加剂组合物10%,泥炭10%;对于南方潮湿地区,营养基组分中添加剂组合物5%,泥炭20%。
所述的添加剂选用进口复合肥与土壤改良剂按2:1(重量百分比)比例的组合物。
所述的农家肥选择鸡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实施本实用新型后,造就了具有耐降雨侵蚀、牢固且透气与自然土壤相接近的养分环境,短期内能够恢复工程创面土壤养分,恢复工程创面植被。
2.本实用新型,根据自然土壤剖面特点修复工程创面,改良土壤,有利于保水保肥,避免重复修复,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营养基短期恢复土壤养分,残余成分中氮磷钾可保留在土壤中,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表层土;2.营养基;3.底层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工程创面植物生态修复系统,属修复工程创面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包含土壤层、营养基。所述的土壤层包括两层:底层土3由乔木、灌木、地被按4:2:1的比例调配的泥炭土构成,土层厚度为20~30cm;表层土1为覆盖低容重、高孔隙度、无退化的粘质土壤或加入土壤改良剂的优质土壤,土层厚度为20~35cm。所述的营养基2为以下组分的混合物(重量百分比):菌渣60~70%,泥炭10~20%,粉碎状农作物秸秆10~20%,农家肥5~10%,添加剂组合物5~10%,其中泥炭和菌渣含水量在10~15%之间,颗粒小于2cm,农家肥含水量在10~15%之间。所述的营养基2设置在所述的底层土3和所述的表层土1中间,厚度为15~20cm。
所述的表层土1的土壤厚度为20~35cm,对于球茎根的植物,表层土为35cm;草坪、地被表土层土壤厚度为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馨丽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馨丽湖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5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