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4659.5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劲林 |
主分类号: | H03F1/34 | 分类号: | H03F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2401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残响 负反馈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
背景技术
音响作为生活中的必备品,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对于许多的唱片发烧友,对音响的要求极高,希望能够获得不失真的音效,且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路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残响且音效好的负反馈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包括:二级负反馈电路,其中一级负反馈电路连接于电子管的3脚与负极之间,包括电阻R3、R4与电容C11;电阻R3与R4串联后一端连接电子管的3脚,一端连接负极;电容C11并联于电阻R4上;二级负反馈电路连接于电子管的3脚与负极之间,包括电容C12与电容C13,其中电容C12连接于电子管的3脚与负极之间,电容C13并联于电容C1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通过一个串联和并联两级循环递增补偿的负反馈电路,使得电路可以形成带残响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的电子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以斯巴克MT12胆机举例,包括:二级负反馈电路1,其中一级负反馈电路连接于电子管的3脚与负极之间,包括电阻R3、R4与电容C11;电阻R3与R4串联后一端连接电子管的3脚,一端连接负极;电容C11并联于电阻R4上;二级负反馈电路连接于电子管的3脚与负极之间,包括电容C12与电容C13,其中电容C12连接于电子管的3脚与负极之间,电容C13并联于电容C12上。
优选的,所述电容C13为无极性电容,电容值在0.1uf~0.22uf之间。无极性电容的电容值越小越响。
优选的,所述电容C12为电解电容,电容值在0.33uf~1uf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容C11为电解电容,电容值在50uf~100uf之间,其可以使得残响音效更好。
优选的,还包括微调电路2,包括电位器R21,电阻R31,电容C2、C以及检波二极管2AP9,其中电位器R21一端连接于电阻R3与R4的连接节点,一段与电容R31连接,检波二极管2AP9并联于电位器R21上;电容C2与C串联,C2的另一端与电位器相连,C的另一端与电阻R31相连;电容C2与C的连接节点以及电位器R21与电阻R31的连接节点之间连接开关。通过微调电位器来调幅度,通过它的调整可以使得电路在残响以及残响加原味的两种效果中进行选择。优选的,电位器R21的阻值为470kΩ~510kΩ。
优选的,还包括补偿电路3,其中变压器包括三个抽头,两两抽头之间分别串联电容C33,电容C33的电容值为4700pf。通过补偿电路可以产生递增补偿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残响的负反馈电路,通过一个串联和并联两级循环递增补偿的负反馈电路,分别以检波二极管做串联动态扩展,通过并联限幅可调电阻调整频响的幅度,和循环高音补偿电容,从而达到残响效果,另外加上开关的配合,便可供爱好者选择自己的风格,是一款发烧友最容易实验和很值得爱好者推荐的新颖残响效果的负反馈电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劲林,未经李劲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4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