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等离子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0697.3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有;冯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诺华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1/34 | 分类号: | H05H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管道等离子发生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正极架和至少一个负极放电管,所述正极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下两个面,所述至少一个负极放电管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架包括有正极丝,该正极丝位于负极放电管的中心位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医疗、军工、五金加工,环保等各种行业。
等离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按等离子焰温度分:
1、高温等离子体:温度相当于108~109K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如太阳、受控热核聚变等离子体。
2、低温等离子体:热等离子体:稠密高压(1大气压以上),温度103~105K,如电弧、高频和燃烧等离子体。
3、冷等离子体:电子温度高(103~104K)、气体温度低,如稀薄低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晕放电等离子体、DBD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索梯放电等离子体等。
按等离子体所处的状态:
1、平衡等离子体:气体压力较高,电子温度与气体温度大致相等的等离子体。如常压下的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和高频感应等离子体。
2、非平衡等离子体:低气压下或常压下,电子温度远远大于气体温度的等离子体。如低气压下DC辉光放电和高频感应辉光放电,大气压下DBD介质阻挡放电等产生的冷等离子体。
3、低温等离子体的发生技术
直流辉光放电、低频放电等离子体、高频放电等离子体、非平衡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介质阻挡放电。
目前的等离子发生装置,正负极放电不均匀;发生器耐电负荷能力较弱,可接受电源放电功率较低,而且放电不稳定,使用寿命低且适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式等离子发生器,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高频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正负极放电不均匀;发生器耐电负荷能力较弱,可接受电源放电功率较低,而且放电不稳定,使用寿命低且适用范围受限等的问题。
基本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式等离子发生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设置容置腔,该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正极架,所述正极架的个数为两个,该正极架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上、下两端面并绝缘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正极架上设置有至少一根正极连接杆,所述正极连接杆上设置至少一个正极连接孔,所述正极连接孔连接有正极丝,所述正极丝连通上下设置的正极架;
至少一个负极放电管,所述负极放电管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内,并且所述正极丝位于所述负极放电管内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放电的最佳效果,所述的负极放电管的直径在40~60mm之间,其长度在150~5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绝缘固定柱,该绝缘固定柱穿插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绝缘固定柱的两端套设有绝缘片,所述正极架设置所述绝缘片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绝缘固定柱套设有绝缘固定螺母,该绝缘固定螺母位于所述正极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正极连接杆设置四根,该四根正极连接杆平行设置,并且所述正极连接杆均设置有十个正极连接孔,位于壳体上、下两端的正极连接杆的正极连接孔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正极连接杆上的正极连接孔等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正极丝通过正极固定柱固定在所述的正极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正极丝位于所述负极放电管的正中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式等离子发生器中,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缘,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凸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诺华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诺华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0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