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878.4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映华;杨兴伟;于孝鹏;舒善赟;楼红霞;董照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江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007 浙江省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络筒机 循环 上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
背景技术
络筒机在绕线作业时,一般都需要对线表面进行涂油,现有的络筒机其上油系统对线的上油不仅均匀性差,而且整个上油系统的过滤效果较差,被污染的油无法重新利用或者导致油中有过多的杂物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了能保证上油的均匀性和能重复利用油,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线上油装置的变速络筒机[申请号:201220519548.3],包括放线轴、机架、络筒、变频电机和绕线筒安装架,绕线筒铰接在绕线筒安装架的安装座上,一个变频电机带动一个络筒,机架上固定设置线上油装置,线上油装置由储油盒和过线轮组成,过线轮置于储油盒中,过线轮的轴固定在储油盒上。该方案具有一个变频电机带动一个络筒,每个络筒可以有不同的转带,一台络筒机可以以多种转速绕线,同时,配有线上油装置,绕出来的线轴外形更美观,还清洁了环境的优点。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上油装置其过滤效果差且对线表面涂覆不均匀,导致产品的质量较差,无法正常有序的循环供油,另外,过滤物分散且不集中,不易清理过滤物且劳动强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且能保证循环供油的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络筒机包括机架,本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沿其横向设置的总油槽,在机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设于总油槽内且内部具有油的线上油箱,线上油箱的上端位于总油槽的上端面以上,该线上油箱一侧与总油槽槽壁相连,另一侧悬空,在线上油箱的上端设有溢流槽,溢流槽的进油端与线上油箱内部连通,出油端与总油槽连通,在线上油箱或机架上设有能与设于线上油箱内的油相连且可相对线上油箱转动的齿形上油轮,所述的齿形上油轮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在线上油箱侧部设有位于溢流槽出油端外围的过滤结构,在机架上设有回油管,在回油管上设有与所述的线上油箱一一对应的出油管,在总油槽内设有位于所述的线上油箱下方且倾斜设置的导流片,导流片的出油端位于总油槽的一端,在总油槽的另一端设有与回油管相连的进油机构,在总油槽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周边分别与总油槽槽壁相连的过滤网,且相邻的两片过滤网之间形成子过滤油槽。导流片的横向截面呈半圆形;另外,线上油箱一侧与总油槽槽壁相连,另一侧悬空的结构能便于安装和节省空间,其次,还便于油流通。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中,所述的进油机构包括进油管和设置在进油管上的循环油泵,进油管下端插于总油槽内,上端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回油管相连。可拆卸结构包括螺纹相连的结构,在每根出油管上分别设置电控阀。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中,过滤网的过滤精度从总油槽位于导流片的出油端的一端向总油槽的另一端逐渐提高,所述的进油管下端位于过滤精度最高的过滤网出油侧。该结构能保证油的循环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油的纯度。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中,所述的过滤结构包括设置在线上油箱箱体底端的弧形滤网。弧形滤网可进行初步过滤。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为了保证生产安装,在驱动电机外侧设有保护罩。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过滤效果好且能保证循环供油,还能能使油重复的利用,节能且成本低;2、涂油均匀且实用性强;3、过滤物集中且便于清理,能提高清理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片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总油槽2、过滤网21、线上油箱3、溢流槽31、齿形上油轮4、回油管5、出油管51、进油管52、循环油泵52a、导流片6、弧形滤网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江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沪江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拉直功能的塑料膜轴
- 下一篇: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