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9866.1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映华;杨兴伟;于孝鹏;舒善赟;楼红霞;董照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江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007 浙江省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络筒机 线油抹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机在绕线作业时,一般都需要对线表面进行涂油,现有的络筒机其上油系统对线的上油不仅均匀性差,而且油浪费严重,为了能减少油的浪费和提高上油的均匀性,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线上油装置的变速络筒机[申请号:201220519548.3],包括放线轴、机架、络筒、变频电机和绕线筒安装架,绕线筒铰接在绕线筒安装架的安装座上,一个变频电机带动一个络筒,机架上固定设置线上油装置,线上油装置由储油盒和过线轮组成,过线轮置于储油盒中,过线轮的轴固定在储油盒上。该方案具有一个变频电机带动一个络筒,每个络筒可以有不同的转带,一台络筒机可以以多种转速绕线,同时,配有线上油装置,绕出来的线轴外形更美观,还清洁了环境的优点。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上油装置其对线表面抹覆不均匀,导致油存在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产品的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且线油抹覆均匀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包括通过定位结构固定的外壳,外壳的下端具有进线口,上端具有出线口,在外壳内设有位于进线口端的齿形上油轮,齿形上油轮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在外壳内设有位于齿形上油轮上方的线抹油结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为了保证生产中的安全,在驱动电机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固定在外壳外壁。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线抹油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外壳内壁且对应设置的柔性块,当线经过齿形上油轮后从两块柔性块之间输出。柔性块可以使线油抹覆更加均匀,其次还可以防止线油飞溅。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位于齿形上油轮和线抹油结构之间的线压紧结构。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线压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压紧轴。压紧轴呈中空的锥形筒状结构。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呈U形的定位支架,在定位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外壳倾斜设置在定位支架上。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固定在定位支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向一侧的内壁分别设有一块柔性块,在第一壳体上端或第二壳体上端设有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后能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上端封闭的顶壳,在顶壳上设有出线口,所述的齿形上油轮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下端,所述的压紧轴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壁,另一端悬空且端部穿出第二壳体外。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下端一侧铰接在第一壳体上,在第一壳体的上端设有限位件,在第二壳体的上端设有供所述的限位件插入的弧形导向孔,在顶壳上设有用于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后防止该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摆动的锁止结构。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顶壳上的锁止销,在第一壳体的顶端设有第一锁止槽,在第二壳体的顶端设有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后与所述的第一锁止槽相对应的第二锁止槽,所述的锁止销分别卡于所述的第一锁止槽和第二锁止槽内。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设于压紧轴穿出第二壳体外的一端外围的第二弧形让位槽,在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二弧形让位槽相对应的第一弧形让位槽,所述的压紧轴从第一弧形让位槽和第二弧形让位槽之间穿过。
在上述的络筒机的线油抹覆装置中,所述的柔性块为海绵块和记忆海绵块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线油抹覆均匀且大幅节省了线油,无形中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成本,更加符合当前国家的节能政策,实用性强且易于被推广应用;2、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3、便于拆装和维修,能保证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外壳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江线业有限公司,未经沪江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9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络筒机的循环上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缆收卷牵引机压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