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传热的多功能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8006.6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任夫健;王庆志;刘燕军;马丽欣;凌永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7部队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D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专利服务中心 11046 | 代理人: | 刘永盛;林英 |
地址: | 10220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传热 多功能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外循环强化传热,并可实现冷/热媒切换的多功能反应装置,主要用于含有强放热反应过程的中试研究及小规模的间歇生产。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控制温度对于提高反应选择性和产品收率至关重要,对于强放热反应,如何控制好温度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反应热不能及时地移除,势必造成物料温度失控,严重地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甚至有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
为了控制反应温度,前人在工艺与工程两个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这些措施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存在着缺点与弊端。例如:在工艺上,普遍使用大量的溶剂稀释反应混合物,并采取滴加物料的措施,但反应后要蒸馏回收溶剂,导致生产能力小,能耗高;在工程上,普遍在反应釜内设置盘管增大换热面积,但由于受反应釜内空间的制约,换热面积增大有限,且在有固体存在时或遇粘稠物料时,物料容易附着在盘管外表面,影响传热。
有人采取在反应釜及其夹套内设置挡板、增大介质的流速或反应釜的搅拌转速,即通过增大传热系数强化传热,但效果有限,而且对于粘稠物料,增大流速或搅拌转速,势必使能耗大为增加,经济上不可行。根据传热计算公式Q=K·A·Δt,影响传热的因素除传热系数K外,还有传热面积A和冷热流体温差Δt,而增大冷热流体温差Δt势必要求提供温度更低的冷媒,在经济上也不可行。可见,要强化传热唯一有效的措施是增大换热面积A。
有人采用在反应釜外设置换热器,使反应介质外循环的方法,但未规定所用换热器与循环泵的型式,如选常用的管壳式换热器与离心泵,只适用于一般的液体介质,不适用于含有固体颗粒、粘稠介质及含气体介质。而含有固体颗粒、粘稠介质、含气体介质在强放热反应中经常遇到。例如:磷/膦酰氯、硫/磺酰氯、碳酰氯等酰氯的水解、醇解、胺解为强放热反应,不缚酸释放出氯化氢气体,缚酸生成固体颗粒的缚酸剂的盐,产物多为粘稠状。因而研究一种通用的反应装置很有必要。
此外,中试研究及小规模多品种的精细化工生产,为满足多种产品试制与生产的需要,要求反应装置多功能化。反应装置的关键是反应釜,要实现多功能,反应釜的夹套必须具有冷却、加热的功能。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就是反应釜的夹套如何方便地实现冷媒与热媒介质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循环强化传热,可方便地在冷媒与热媒之间切换,具有低温反应、回流反应、搅拌混合、萃取分层、蒸馏提纯等多种功能,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反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化传热的多功能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冷凝器2、换热器3、循环泵4、冷媒泵5、热媒泵6。
所述反应釜1顶部的上升气口与冷凝器2顶部的进料口相连,冷凝器2底部的出料口通过U形管23、回流阀17与反应釜1顶部的回流口相连,在U形管23底部设有出料阀22;所述反应釜1底部的出料口设有三通,三通的侧支为循环物料出口,依次通过循环泵入口阀42、套管温度计41、循环泵4、循环物料压力表39、循环泵出口阀38与换热器3底部的进料口相连,换热器3顶部的出料口与反应釜1顶部的循环物料入口相连。
所述反应釜1为椭圆形封头容器型式,内有框式搅拌器40,搅拌轴在顶部中心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外有夹套16,夹套16以下进上出的方式走冷/热媒;所述冷凝器2为顺流立式安装的管壳式冷凝器,管程走物料,壳程走冷媒b,物料和冷媒b逆向流动;所述换热器3为立式安装的套管式换热器,内管走物料,外管走冷/热媒,物料与冷/热媒由下往上同向流动;所述循环泵4为盘片泵,冷媒泵5、热媒泵6为管道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7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7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8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