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支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5905.0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廖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永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撑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碳纤维支撑杆。
背景技术
支撑杆广泛应用于轮椅、椅子、担架等各种领域当中,其与布体连接,起着承重和支撑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支撑杆的材质多种多样,如:金属、塑料、木质等等,然而上述材质存在着重量重或者强度不足等现象,并且,目前的支撑杆与布体连接的方式大多采用布体包裹支撑杆并配合钉扣固定连接的方式,该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布体与支撑杆的固定连接,然而该种方式不但使得产品外观不美观,并且组装麻烦,组装后结构欠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支撑杆,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支撑杆存在重量重或强度不足并且与布体连接组装麻烦、结构不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支撑杆,包括有主体杆件,该主体杆件为一体成型的碳纤维材质,该主体杆件的至少一个端面贯穿形成有轴向延伸的插接卡孔,该主体杆件的侧面开设有通槽,该通槽轴向延伸并连通插接卡孔,且该通槽的宽度小于插接卡孔的径向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杆件的两个端面均贯穿而形成前述插接卡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卡孔为圆形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杆件的至少一个端面贯穿形成有轴向延伸的中空槽孔,该插接卡孔位于中空槽孔的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槽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插接卡孔的横截面积,该中空槽孔的横截面呈C型,中空槽孔半包围住该插接卡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槽孔与插接卡孔之间形成有弧形板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板部的厚度与中空槽孔的壁厚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杆件的两个端面均贯穿形成有前述中空槽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连接杆,该连接杆连接有布体,该连接杆与插接卡孔相适配并插装于插接卡孔中固定,该布体穿过通槽向外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为碳纤维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采用碳纤维材质一体成型制得主体杆件,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重量轻,并且强度足,同时,通过设置有插接卡孔和通槽,利用插接卡孔可插装连接杆,布体可通过通槽向外伸出,如此取代了传统之采用布体包裹支撑杆并配合钉扣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产品外观美观,并且组装简便,组装后结构更加稳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杆件 11、弧形板部
101、插接卡孔 102、通槽
103、中空槽孔 20、连接杆
30、布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体杆件10。
该主体杆件10为一体成型的碳纤维材质,该主体杆件10的至少一个端面贯穿形成有轴向延伸的插接卡孔101,该主体杆件10的侧面开设有通槽102,该通槽102轴向延伸并连通插接卡孔101,且该通槽102的宽度小于插接卡孔101的径向长度。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杆件10的两个端面均贯穿而形成前述插接卡孔101,该插接卡孔101为圆形孔,不以为限。
以及,该主体杆件10的至少一个端面贯穿形成有轴向延伸的中空槽孔103,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杆件10的两个端面均贯穿形成有前述中空槽孔103,该插接卡孔101位于中空槽孔103的侧旁,该中空槽孔103的横截面积大于插接卡孔101的横截面积,该中空槽孔103的横截面呈C型,中空槽孔103半包围住该插接卡孔101,该中空槽孔103与插接卡孔101之间形成有弧形板部11,该弧形板部11的厚度D1与中空槽孔103的壁厚D2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永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永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5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