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降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5422.0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9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亮;童辉;李晓雪;刘永福;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抗扰动、抗滑移的沉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今,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及围海造田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大量建设,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基础建设不可避免,而在软基地基上进行建筑物的建设需进行沉降观测。在特别软弱地基上进行沉降观测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发现,因地基特别软弱,其扰动性和蠕动性非常之大,传统的沉降观测板受行车扰动;深厚淤泥上填土的挤压式扰动特别大,极易产生滑移和倾覆,这样导致观测数据和地基实际沉降偏差很大,不能准确地判断软基的沉降速率及是否稳定,给其上的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抗扰动、抗滑移的沉降观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沉降观测装置,包括:
沉降观测板,包括观测板、垂直支设于所述观测板上的观测管以及套设于所述观测管的外套管;
限位结构,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外套管的限位部以及与所述限位部相连接的支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套管的限位套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管周侧的连接耳板,所述支撑架包括支腿以及连接于所述支腿与所述连接耳板之间的斜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耳板、所述支腿以及所述斜撑的数量至少为3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腿竖直插入地基至少3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腿为角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降观测板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还连接有加强肋,以供所述外套管始终垂直支设于所述观测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沉降观测装置,通过在沉降观测板的周侧设置一支撑架,从而使得该沉降观测板始终沿竖直方向移动,并且不管在任何环境下,不会产生滑移和倾覆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沉降值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沉降观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降观测装置的沉降观测板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配合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沉降观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沉降观测装置的沉降观测板的侧面视图。本实用新型的沉降观测装置包括:沉降观测板1、限位部2以及支撑架3,其中,限位部2与支撑件3共同构成了限位结构,限位部2活动套设在该沉降观测板1上,支撑架3的一端打入被观测的地基上,另一端连接于限位部2上,该支撑架3使得该限位部2处于一固定位置,从而使沉降观测板1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发生滑移和倾覆。
具体地,该沉降观测板1包括观测板11、垂直支设于观测板11上的观测管12以及套设于观测管12的外套管13。优选地,在观测板11与外套管13之间还连接有加强肋14,以供外套管13始终垂直支设于观测板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在外套管13的周侧对称地设有多个加强肋14,亦可以在外套管13的周侧一圈全部设有加强肋14来实现观测管12与外套管13的稳固。特别地,在安装沉降观测板1的过程中,应保持底部观测板11处于水平位置,观测管12与外套管13始终保持垂直于观测板11。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沉降观测板1的具体工作方式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就不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5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