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5119.0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英;石生芳;薛小龙;丁建勋;魏蔚;陆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C7/02 | 分类号: | F17C7/02;F17C5/02;F17C13/00;F17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故 应急 罐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
背景技术
当LNG(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储存和运输容器包括储罐、罐车(汽车罐车)、罐箱(罐式集装箱)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因内胆泄漏、真空完全或部分丧失、根部阀泄漏等失效模式导致的故障时,将会面临:1、LNG大量沸腾气化排放的风险,蒸发气与空气混合后,随气流或风力漂移到其他地方,会在很低的浓度(一般是体积的5.3%~15%)下产生爆炸;2、LNG如发生溢出性泄漏,由于LNG液体粘度小,流动性强,泄漏的液体会四处流散、蔓延,流经过的地面、设备基础等可因冷冻而使强度降低,甚至发生坍塌事故,遇到积水会发生快速相态转变而发生爆炸;3、LNG如发生射流性泄漏,由于液体带压而喷射距离较远,发生泄漏后的射流或冷蒸气云,会使所接触的一些材料变脆、易碎受损。故继续盛装LNG的故障容器会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将容器内的LNG尽快倒出,并经吹扫、置换合格后才能对容器实施维修。
常用的受液容器一般为移动式的LNG罐车或罐箱。当发生故障的储罐所处系统中有其它LNG储罐,或邻近20m范围内有备用储罐时,也可作为受液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能够安全便捷地将事故罐体中的介质转注入受液罐体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包括:
受液罐体,所述受液罐体上设置有进液阀和放空阀,所述受液罐体为储罐、罐车或罐箱;
液体转移设备,所述液体转移设备中的部件与事故罐体的根部排液阀和受液罐体的进液阀连通,所述事故罐体为储罐、罐车或罐箱,所述液体转移设备包括装卸软管及相关附件,所述装卸软管的一端通过快装接头与所述进液阀连通,另一端通过快装接头与所述根部排液阀连通。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受液罐体的容积应与需要倒罐的事故罐体的容积相当。若事故罐体容积较大时,可准备多台受液罐。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进液阀包括分别设置于受液罐体上的互相连通的上部进液阀和下部进出液阀。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装卸软管为液相金属软管。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液体转移设备还包括外置离心泵、电源和回流阀,所述回流阀设于所述受液罐体上,所述外置离心泵一端与所述进液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流阀连通,-所述电源与所述外置离心泵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外置离心泵的流量范围为30~40m3/h。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液体转移设备还包括潜液泵和电源,所述潜液泵设置于与所述受液罐体连通的罐体内与所述进液阀连通,所述电源与所述潜液泵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潜液泵的最大流量为20m3/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受液罐体,所述受液罐体上设置有进液阀和放空阀,所述受液罐体为储罐、罐车或罐箱;液体转移设备,所述液体转移设备中的部件与事故罐体的根部排液阀和受液罐体的进液阀连通,所述事故罐体为储罐、罐车或罐箱,所述液体转移设备包括装卸软管及相关附件,所述装卸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根部排液阀连通,能够安全便捷地将事故罐体中的介质转注入受液罐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事故罐体应急倒罐装置,包括:
受液罐体100,所述受液罐体上设置有进液阀和放空阀5,所述受液罐体100为储罐、罐车或罐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5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泄漏测试中的高压氦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过滤储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