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包装棉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3412.3 | 申请日: | 2014-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润娇 |
主分类号: | B65D30/04 | 分类号: | B65D30/04;B65D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家具产品的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包装棉袋。
背景技术
传统包装袋,尤其是用于家具等产品的包装袋,总是存在多种缺点,如透气性差,有水晶气在袋子内部,容易导致包装袋内部的产品发霉,对产品的保护性欠缺;再如,包装袋的美观性欠佳,使用起来不方便,费时费力,传统包装的工序为:内袋(2分钟)→护角(5分钟)→中层包装(3分钟)→缝合编织袋(13分钟)→共23分钟,可见使用传统包装袋的工作效率较低;再如,传统包装袋的使用强度,如耐磨性,防撞性能等不好,使用寿命短,不实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包装棉袋,其坚固、耐磨、防撞、透气性好、防霉,且打包时间短而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包装棉袋,包括棉袋本体,其中,所述棉袋本体具有三层面料,表层为灰色无纺布,中间层为夹心裥棉,底层为白色无纺布;所述夹心裥棉的经度为5.5cm,纬度为5cm;表层中的灰色无纺布的克重为50g/m2,所述夹心裥棉的克重≥500g/m2,底层中的白色无纺布的克重为50g/m2;所述棉袋本体的表面平整,端面平齐,厚薄均匀;所述棉袋本体的密度为600±10 g/m2,其抗拉力>150N;所述包装棉袋内部湿度≤10%;所述包装棉袋侧面或底部设置有长形开口,所述长形开口两边设置有供绳线穿过的多个绳穿孔。
所述包装棉袋中无金属物质,对人体无危害,其规格为30cm*21cm。
所述灰色无纺布、白色无纺布的厚度为5mm。
无纺布层与夹心裥棉层粘结为一体。
其中,表层与底层中无纺布的颜色及产品的整体尺寸均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来选择。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有: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棉袋的表层与底层均为透气性较好的无纺布,中间层又为夹心裥棉,因此,该包装棉袋使用起来透气性好、防霉,对所包装产品能起到一个较好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棉袋具有三层面料设计,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每层面料的厚度、克重等参数进行最优设计,使得该包装棉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撞性,使用寿命长而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棉袋抗拉力>150N,抗拉强度好。
4、传统的打包工序中,在最后封口时需要用针线缝合编织袋(通常需要13分钟以上),费时费力,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包装棉袋侧面或底部设置有长形开口,长形开口两边设置有多个绳穿孔,可以非常方便的收拉包装袋袋口,并能够快速的封闭包装袋(3分钟以内即可完成),大大的提高的打包的效率。
5、表层与底层中无纺布的颜色及产品的整体尺寸均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来选择,产品的外观和美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棉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棉袋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装棉袋底部穿绳构造;
其中:棉袋本体1,表层2,中间层3,底层4,绳穿孔5,绳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包装棉袋,包括棉袋本体1,其中,所述棉袋本体具有三层面料,表层2为灰色无纺布,中间层3为夹心裥棉,底层4为白色无纺布;所述夹心裥棉的经度为5.5cm,纬度为5cm;表层中的灰色无纺布的克重为50g/m2,所述夹心裥棉的克重≥500g/m2,底层中的白色无纺布的克重为50g/m2;所述棉袋本体的表面平整,端面平齐,厚薄均匀;所述棉袋本体的密度为600±10 g/m2,其抗拉力>150N;所述包装棉袋内部湿度≤10%;由图3可知,所述包装棉袋底部设置有长形开口,所述长形开口两边设置有多个绳穿孔5,以供绳线6穿过,用于封住包装袋。
所述包装棉袋中无金属物质,对人体无危害,其规格为30cm*21cm。
所述灰色无纺布、白色无纺布的厚度为5mm。
无纺布层与夹心裥棉层粘结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润娇,未经李润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3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