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潮式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2207.5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虹电气金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24 | 分类号: | H01C1/024;H01C7/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潮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潮式避雷器。
背景技术
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流过避雷器的电流仅有微安级,相当于一个绝缘体,当遭受过电压的时候,避雷器的阻值急剧减小,使流过避雷器的电流可瞬间增大到数千安培,避雷器处于导通状态,释放过电压能量,从而有效地限制了过电压对输变电设备的侵害。
避雷器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内部受潮而影响使用,分析潮气的来源有多种情况,其中一种潮气的影响来自于装配后,即运行一段时期后密封部件损坏造成进潮,而密封部件都是直接设置在螺母和上端盖之间的,长期露置在空气之中,极易损坏。
而目前的避雷器基本都是采用在外壳的表面上加强憎水性,其作用指标不治本,仍然存在潮气会通过破损部位进入避雷器内部影响使用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式避雷器,有效保护密封部件,延迟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即使密封部位出现损坏,仍然可以有效避免潮气进入避雷器内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潮式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壳、无碱带以及置于复合外壳内的内部部件,内部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电极、阀片组件以及下电极,所述复合外壳外对应上、下电极的端部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上电极之间设有上紧固螺杆,下端盖和下电极之间设有下紧固螺杆,其特征是:
所述上端盖设有包括上双层片,上双层片包括有上下设置两个单体片,上双层片中间设有上环形凹腔,上环形凹腔内设有可与上紧固螺杆抵触密封的上弹性密封圈,上弹性密封圈与上双层片之间设有上吸水材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直接露置于空气之中的上弹性密封圈,更改为将上弹性密封圈设置在上双层片构成的上环形凹腔内,避免上弹性密封圈露置于空气重,有效保护密封圈,延迟上弹性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此外,上吸水层的设置使得即使上弹性密封圈出现损坏,仍然可以有效避免潮气进入避雷器内部,从而有效防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端盖设有包括上下设置的下双层片,下双层片中间设有下环形凹腔,下环形凹腔内设有可与下紧固螺杆抵触密封的下弹性密封圈,下弹性密封圈与下双层片之间设有下吸水材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直接露置于空气之中的下弹性密封圈,更改为将下弹性密封圈设置在下双层片构成的下环形凹腔内,避免下弹性密封圈露置于空气重,有效保护密封圈,延迟下弹性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此外,下吸水层的设置使得即使下弹性密封圈出现损坏,仍然可以有效避免潮气进入避雷器内部,从而有效防潮;上下双重保护,绝对防止潮气进入避雷器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双层片中的两个单体片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凹陷环,上弹性密封圈过盈嵌合于两个单体片的凹陷环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双层片中的两个单体片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凹陷环,下弹性密封圈过盈嵌合于两个单体片的凹陷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圈设置在单体片的凹陷环内,使得密封圈与单体片、密封圈与紧固螺杆之间的密封足够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潮式避雷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 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防潮式避雷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潮式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壳1、无碱带2以及置于复合外壳1内的内部部件3,内部部件3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电极31、阀片组件32以及下电极33,所述复合外壳1外对应上、下电极31、33的端部分别设有上端盖4和下端盖5,上端盖4和上电极31之间设有上紧固螺杆6,下端盖5和下电极33之间设有下紧固螺杆7,
所述上端盖4设有包括上双层片41,上双层片41包括有上下设置两个单体片,上双层片41中间设有上环形凹腔,上环形凹腔内设有可与上紧固螺杆6抵触密封的上弹性密封圈42,上弹性密封圈42与上双层片41之间设有上吸水材料层4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直接露置于空气之中的上弹性密封圈42,更改为将上弹性密封圈42设置在上双层片41构成的上环形凹腔内,避免上弹性密封圈42露置于空气重,有效保护密封圈,延迟上弹性密封圈42的使用寿命;此外,上吸水层的设置使得即使上弹性密封圈42出现损坏,仍然可以有效避免潮气进入避雷器内部,从而有效防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虹电气金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虹电气金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2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