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0616.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澍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尤其涉及鱼钩。
背景技术
传统鱼钩钩体较小,与商品饵料的接触面积也小,于是对和饵料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饵料的技术决定着饵料的适水深度、雾化时间、成型,而这些直接影响诱鱼的效果。且由于钩体面积小,饵料在下沉或起杆过程中会被水冲击,饵料没沉到水底就已经雾化完了,饵料半水就被小鱼抢光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鱼在试探吸食饵料过程中,饵料轻易就能剥离鱼钩,容易导致饵料脱落,且使得鱼儿只吃饵料不吸钩,造成空钩的现象出现。同时,传统鱼钩提杆一次,必须上一次饵料,上饵频率较高,浪费垂钓时间,不但浪费饵料,而且会导致脱落的饵料过多,鱼只吃脱落的饵料,不吃鱼钩上的饵料,进而降低了中鱼率;且传统鱼钩提杆刺鱼后,常常因力量过大,造成拉破鱼嘴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饵料附钩性、增加饵料雾化时间、增强饵料抗水流冲击性、降低和饵料技术要求、提高饵料适水深度、防止脱钩和防止鱼嘴拉破的鱼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鱼钩,包括钩基、倒刺和钩尖,钩基和倒刺之间套设一弹簧,弹簧两末端,其中一端的内径小于钩基的横向最大宽度,其另一端的内径小于倒刺末端到钩尖末端的垂直高度。其有益效果是,通过钩基和倒刺之间套设一弹簧,增大了饵料与鱼钩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饵料附钩性、抗水流冲激性增强,从而使饵料雾化均匀,延长了饵料的雾化时间;同时也使得拉饵时更轻松、快捷、易成型,不易散落,从而降低和饵料的技术要求,且提高了饵料的适水深度;同时中鱼后,鱼嘴会被弹簧和倒刺夹持,有效的防止了脱钩现象,且提杆时,鱼钩倒刺端的弹簧会向钩基处收缩移动,对鱼嘴有个缓冲,起到防止拉破鱼嘴的效果。
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两端内径小于弹簧上其他任意位置的内径。其有益效果是,弹簧两端内径小于弹簧上其他任意位置的内径,使得进一步增大了饵料与鱼钩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使饵料附钩性、抗水流冲激性增强,增加饵料的雾化时间;同时也使得拉饵时更易成型,不易散落,从而进一步降低和饵料的技术要求,且提高了饵料的适水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鱼钩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鱼钩的钩基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鱼钩,包括钩基1、倒刺2和钩尖4,钩基1和倒刺2之间套设一弹簧3,弹簧3两末端,其中一端的内径小于钩基1的横向最大宽度5,其另一端的内径小于倒刺2末端21到钩尖4末端41的垂直高度。弹簧3两末端,其中一端的内径小于钩基1的横向最大宽度5,其另一端的内径小于倒刺2末端21到钩尖4末端41的垂直高度,其中弹簧3的另一端是指倒刺2所在的一端,使得弹簧3只能限于钩基1和倒刺2之间活动,不会滑出,从而使得饵料与鱼钩的接触面积变大,进而增加了饵料附钩性,增强抗水流冲激性,使饵料雾化均匀,延长了饵料的雾化时间;也使得拉饵时容易成型,不易散落,降低和饵料的技术要求,且提高了饵料的适水深度。且因为有弹簧3对饵料的包裹,即使有鱼咬食试探,也不会导致饵料全部脱落,饵料脱落减少了,鱼儿尝到了少量脱落的美味饵料,就会再一次来吸食鱼钩上的饵料,减少了鱼只吃饵不吸钩的现象,进而还可提高了中鱼率。中鱼后,鱼嘴会被弹簧3和倒刺2夹持,有效的防止了脱钩现象,且提杆刺鱼时,鱼钩倒刺2一端的弹簧3会向钩基1处收缩移动,对鱼嘴有个力的缓冲,起到防止拉破鱼嘴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使得饵料与鱼钩的接触面积变大,弹簧3两端内径小于弹簧3上其他任意位置的内径,比如将弹簧3制成鼓形状,呈两端窄,中间宽。增大接触面积后,进一步增加了饵料附钩性,增强抗水流冲激性,使饵料雾化均匀,延长了饵料的雾化时间;也使得拉饵时更易成型,不易散落。且能更好对饵料的起到更好的包裹效果,即使有鱼咬食试探,也不会导致饵料全部脱落。因本实用新型鱼钩良好的饵料附钩性、抗水流冲激性,通常情况下,还使得饵料浸泡时间不超过5分钟时,还能进行二次垂钓,而无需再次更换饵料,从而减小换饵频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澍,未经彭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钓提示器
- 下一篇:一种钓池自动围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