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634.6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3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井文明;谢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引线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压力容器测试或者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传感器的引线密封结构对压力容器测试试验能否成功、获取的测试数据是否可信及设备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为了获取更充分的数据,一般又必须在压力容器内部布置更多的传感器,急需设计多个传感器引线的密封结构。
在现有的技术中,也有一些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的公开专利文献,如专利CN201335740Y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引线和密封方案,设有刚性平垫、压紧环和密封垫结构,传感器引线穿过布置上述结构中的小孔来实现引线密封。这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引线数目有限,且结构复杂。
专利CN103017926A提出了另外一种多传感器引线和密封方案,设有基盘和挡盖,基盘上开有传感器引出孔和密封槽,传感器引出后在密封槽中灌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这种方案的不足在于引线数目有限,准备周期长,且安装拆卸性差。
专利US20110247876A1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引线密封结构,设有主体、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端盖结构。传感器穿过主体引线管,再穿过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结构引出,端盖和主体通过压紧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来实现封严,端盖和主体间采用螺栓连接。这种引线密封结构的不足之外在于,密封主要靠压紧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接触面来实现,但是这种结构的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与引线接触面积较小。会发生漏气的情况,密封效果不好,若要增大引线与密封垫接触面积,必须增大结构的尺寸,浪费成本。另外一个不足在于,端盖和主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存在结构复杂、受力不均匀等问题,受力不均匀也会导致密封效果变差。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提供能够密封效果好的密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的密封垫与引线接触面积较小且受力不均匀导致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包括:端盖、主体、第一密封垫及第二密封垫;所述端盖上设有插接在所述主体内的凸台,所述凸台、第二密封垫、第一密封垫及主体分别依次贴合,且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引线孔,底部设有引线管,引线穿过所述第二密封垫及所述第一密封垫之间,且其一端从所述引线孔引出,另一端从所述引线管引入。
其中,所述端盖通过螺纹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顶部。
其中,所述主体为漏斗状结构,包括第三锥面及第三圆环面,所述引线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圆环面上,所述第三锥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圆环面与所述引线管之间。
其中,所述凸台为锥面,所述凸台锥面的角度比所述第三锥面的角度大1°~5°。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及所述第二密封垫均包括锥面,所述第一密封垫及所述第二密封垫的锥面角度与所述第三锥面的角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垫顶部高于所述引线孔底部。
其中,所述引线孔的数量为多个,其沿所述第三圆环周向分布,所述引线孔为圆形或方形。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及所述第二密封垫具有弹性,材质为柔性石墨、硅橡胶、天然橡胶、人造橡胶、石棉及柔性塑料。
其中,所述主体及所述端盖的材质为合金钢、镍基合金、工程复合材料和工程塑料。
其中,所述引线管的直径不小于5mm,所述内螺纹及所述外螺纹的宽度不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中由于引线与第一密封垫及第二密封垫的接触面积较大,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具有良好的弹性,密封效果更好,端盖通过螺纹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上,使得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具有较好的维护性,且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受力均匀,密封效果好,并且可密封的传感器引线数目也更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感器引线密封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端盖;2:主体;3:第一密封垫;4:第二密封垫;5:引线;11:凸台;12:圆盖;13:内螺纹;21:引线孔;22:外螺纹;23:引线管;24:第三锥面;25:第三圆环面31:第一锥面;32:第一圆环面;41:第二锥面;42:第二圆环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后刹彩灯音乐盒踏板蛙式车
- 下一篇:一种色母粒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