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060.0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专;李树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维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设用维护装置,属于顶管工作井加固措施领域。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属于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顶管施工方法在地下管线铺设过程中因其有着综合成本少、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低、不影响交通、安全性高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顶管工作井由顶管顶进井、顶管段、顶管接收井三部分构成,顶进井及顶管接收井侧壁设有圆孔,顶管段通过圆孔连接在顶管顶进井与顶管接收井之间。在现有施工技术中,顶管顶进井及顶管接收井直接在地面施工做出,即通过导向、定向钻进等手段,在地表合适部位开挖顶进井及接收井,然后在挖好的土体侧壁安装钢格栅,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以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工作井坍塌。上述工作井的支护方式施工工艺复杂、繁琐、施工工期长,而且支护结构是一次性投入,当管路铺设完成后,将工作井填平时,同时将支护结构埋在地下,不能重复利用,影响地下空间的正常使用,而且成本高。
我们经过检索发现,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领域工作人员进行了很多尝试,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00262867公开了一种工作井的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由多段支护体首尾相接组成,每相邻两段相接的支护体通过第一连接件相固定,形成能贴覆支撑在工作井土体侧壁上的螺旋筒状的整体。本支护装置虽可重复利用,但每次使用时均需逐件连接每段支护体,施工完后需要逐件拆卸每件支护体,增加施工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安装于顶管顶进井、顶管接收井中,以解决现有支护方式施工工艺复杂、繁琐、施工工期长,支护结构的各部件不可拆装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属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圆柱体管体及管体预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管 体底端闭合,顶端开口;顶端安装有用于提拉所述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的吊环;所述圆柱体管体厚度为270mm-310mm,外直径为3900mm-4300mm;所述管体预留孔位于圆柱体管体侧壁上,呈圆形,直径为3300mm-3800mm;所述管体预留孔距管材底端500-1000mm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拆装方便,使用时,只需在地面施工做出顶管顶进井及顶管接收井,然后将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安装到顶进井及接收井中即可,可重复多次利用,且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成本低廉。当管路铺设完成后,取出维护装置,将工作井填平,不影响地下空间的正常使用。此外,当施工完成时,该设置也可作为观察井使用,极大节省了施工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顶管工作井的结构示意图,从左至右各部分结构依次为顶管顶进井、顶管段、顶管接收井;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此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属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圆柱体管体2及管体预留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管体底端3闭合,顶端1开口;顶端安装有用于提拉所述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的吊环5;所述圆柱体管体厚度为270mm,外直径为3900mm;所述管体预留孔位于圆柱体管体侧壁上,呈圆形,直径为3300mm;所述管体预留孔距管材底端600mm处。
实施例2
一种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属于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包括圆柱体管体及管体预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管体底端闭合,顶端开口;顶端安装有用于提拉所述顶管工作井维护装置的吊环;所述圆柱体管体厚度为310mm,外直径为4300mm;所述管体预留孔位于圆柱体管体侧壁上,呈圆形,直径为3800mm;所述管体预留孔距管材底端800m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宇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隧道底部地层加固通道构造
- 下一篇:采煤机截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