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于扫路车排风口的湿式冲击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723.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兵;崔华胜;齐志强;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1000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扫路车排 风口 冲击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卫生清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扫路车。
背景技术
吸扫式扫路车其主要结构包括:风机、吸盘、盘刷、进风管、排风管、降尘箱、水箱、喷水系统等。该扫路机作业时会产生扬尘污染,主要产生位置为盘刷处及排风管出口处。为降低扬尘,此种扫路车作业时采用喷水除尘及重力沉降除尘,喷水位置为盘刷上方及吸盘与进风管连接处的管道内部,降尘箱即为重力沉降室。如车辆工况良好,盘刷上方喷水降尘能起到较好效果。吸盘与进风管连接处喷洒的水雾与尘土混合后进入降尘箱重力沉降。由于进风管较短,喷洒的水雾难以与尘土充分混合。同时,喷水量必须与吸入的尘土量相适应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水量过大影响作业续航时间,水量过小容易使灰尘附着在吸风管壁上,造成堵塞,影响作业效果。由于路面车土残留量随时都在变化,且难以随时测量,因此吸盘与进风管连接处无法随时保持最佳喷水量,经常造成吸风管堵塞。由于上述原因,此种扫路车整体除尘效果一般,大量细小的尘土颗粒会由排风管出口处排出形成扬尘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于扫路车排风口的湿式冲击除尘装置,以解决减少排风口处的扬尘污染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装于扫路车排风口的湿式冲击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模块、连接及导向管路、排风口和补水箱模块四部分;所述除尘器模块的进气口通过连接及导向管路及风机与集尘箱的排气口连接;所述除尘器模块由下至上包括储水层、冲击层及脱水层三部分;储水层通过补水泵与水箱连接,所述除尘器模块的进气口位于冲击层,面对进气口设有一个导向板,导向板将冲击层上下隔开,导向板上设有使携带灰尘的污染空气冲向储水层水面方向的冲击管,有一个出气管连通储水层与脱水层,所述排风口位于脱水层的上端。
所述脱水层内安装有交错排列的隔板,或安装一组多孔纤维材料。
所述储水层底部有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湿式冲击式除尘的原理,除尘装置为模块化设计,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抑尘效率高、维护方便,各模块可分散安装,便于适应扫路车整体结构,可以在新车上安装,也可用于旧的在用车辆改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层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层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参见图1。一种安装于扫路车排风口的湿式冲击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模块、连接及导向管路3、排风口7和补水箱模块四部分。所述除尘器模块的进气口11通过连接及导向管路3及风机2与集尘箱1的排气口连接。
参见图2所示。所述除尘器模块由下至上包括储水层4、冲击层5及脱水层6三部分。
参见图3、4。冲击层中主要部件包括进气口11、导向板14、冲击管15、出气管16及外壳。所述除尘器模块的进气口11位于冲击层5,面对进气口11设有一个导向板14,导向板14将冲击层5上下隔开,导向板14上设有使携带灰尘的污染空气冲向储水层水面方向的冲击管15,有一个出气管16连通储水层4与脱水层6,所述排风口7位于脱水层6的上端。导向板14引导由连接口处进入的气流进入冲击管15,气流在冲击管15中加速冲向储水层4的液面,除尘后的气流经出气管15进入脱水层6。
脱水层6内安装有一系列隔板12,形成回转的气道,气流中的水滴及水雾与隔板碰撞,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此外,脱水层也可设计为安装一组多孔纤维材料,气流中的水滴及水雾与纤维碰撞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降尘箱1中的污染空气携带大量灰尘被风机2抽出,经过连接及导向管3路进入除尘器模块,在除尘器模块中,气流先到达冲击层5,被导向板14引导进入冲击管15,并冲向储水层4中的清水液面,激起大量水花及泡沫,从而使气流中携带的大部分灰尘被吸附在水中,过滤后的气流通过出气管15导向至脱水层6,脱去气流中携带的液滴及水雾,最终净化后的气流由排风口7排出。
储水层内储藏有大量水,用于产生水花及泡沫,达到除尘的目的。储水层底部有排污管13,便于每次作业结束后将含有尘土的污水排空。
本发明的补水箱模块包含水箱10、补水泵9及水管8。补水箱通过水管与除尘器模块中的储水层连通。补水箱中储存大量清水,利用补水泵不断充入储水层中,用于补充被气流带走的水,保持储水层液位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人力三轮撒水车
- 下一篇:一种桥梁应急抢修连接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