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尿管软镜导引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611.1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雨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尿管 导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尿管软镜导引鞘。
背景技术
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输尿管狭窄、粘连、梗阻、阻塞、结石时,需进行相关手术进行治疗建立手术通道所用,通过通道导入内窥镜、激光光纤、取石器械或操作缆线等;手术步骤: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软镜扩张外鞘,通过外鞘置入软镜至肾盂进行相关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医师一般都是一手握住导引鞘的器械进入端,一手操作相关器械经通道进行手术。现有技术的导引鞘为一体设计且其长度固定,这样在手术中不同长度的软镜不便和导引鞘连接,也很难满足不同个体、不同性别的病人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导引鞘,使其分段设计且长度可调,以便和不同长度的软镜配套,满足不同个体、不同性别手术对象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端鞘身和后端鞘身,所述前端鞘身一端为插入部,所述后端鞘身为可伸缩结构,后端鞘身远离前端鞘身一端为输尿管软镜置入部。
进一步,所述后端鞘身包括前端鞘身连接部、芯管、挡环和限位套管,所述前端鞘身连接部一端与前端鞘身连接,另一端与芯管套按,所述挡环套接在芯管上,所述限位套管从挡环的后端装设并与前端鞘身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端鞘身连接部与芯管的套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插入部具有一定锥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端鞘身和后端鞘身,所述前端鞘身一端为插入部,所述后端鞘身为可伸缩结构,后端鞘身远离前端鞘身一端为输尿管软镜置入部。该导引鞘,后端鞘身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输尿管软镜的长度调整导引鞘的长度,以便和不同长度的软镜配套,满足不同个体、不同性别手术对象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端鞘身1和后端鞘身2,所述前端鞘身1一端为插入部11,所述后端鞘身2为可伸缩结构,后端鞘身远离前端鞘身一端为输尿管软镜置入部21。该导引鞘,后端鞘身为可伸缩结构,可根据输尿管软镜的长度调整导引鞘的长度,以便和不同长度的软镜配套,满足不同个体、不同性别手术对象的使用需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鞘身包括前端鞘身连接部22、芯管23、挡环24和限位套管25,所述前端鞘身连接部22一端与前端鞘身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芯管23套接,所述挡环24套接在芯管23上,所述限位套管25从挡环24的后端装设并与前端鞘身连接部固定连接;通过挡环的卡挡和限位套管的限位可以很方便的调整后端鞘身的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鞘身连接部22与芯管23的套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入部11具有一定锥度,便于插入,同时,插入部为透明材料制成,从导引鞘插入输尿管镜时,便于在B超下观察输尿管镜前端影像,当快伸出导引鞘时,放慢插入的速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雨,未经刘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