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保温窗墙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225.2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尹万云;金仁才;余华春;刘守城;邵传林;习雨同;耿飞;柳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58 | 分类号: | E06B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保温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制保温窗墙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光、通风和室内外交通联系的重要设施。建筑门窗的密封性和保温性极大地影响着居住人员的舒适便捷性和建筑的节能效果。
建筑门窗的密封性主要取决于与墙体间的缝隙。现行规范要求,对于门窗与墙体间缝隙的处理,应采用弹性材料填嵌饱满,表面用密封胶密封。目前工程上常用的缝隙处理方法为使用发泡胶进行填充后进行密封,但由于发泡胶和密封胶种类繁多,质量也相差很大,施工工艺也不同,施工不当容易出现顺窗渗水、密封胶掉块等问题,缩短窗户使用寿命。
同时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门窗、墙体、屋面地面为建筑能耗的四大部位,其中门窗由于其独特的功能需求和材料限制排列首位,是建筑物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高保温、高密封、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的门窗结构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提高窗体的保温性能、密封性能的预制保温窗墙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保温窗墙的连接装置,包括保温墙体,所述保温墙体的墙洞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内侧安装有窗框,所述窗框和保温墙体及凸起之间的缝隙处填有密封胶,所述窗框和凸起末端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保温缓冲层。所述保温墙体材质为预制泡沫混凝土。所述凸起的宽度为3~10cm,厚度为5~20cm。所述保温缓冲层材质为泡沫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实用性强,提高窗体的保温性能和密封性能;(3)施工方便,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右窗框与凸起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窗框与凸起示意图。
图中:保温墙体1、凸起2、密封胶3、窗框4、室内墙体5、保温缓冲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预制保温窗墙的连接装置主要由保温墙体1、凸起2、密封胶3、窗框4、室内墙体5、保温缓冲层6组成。
所述保温墙体1材质为预制泡沫混凝土,所述保温墙体1的墙洞内设置有宽度为5cm、厚度为15cm的凸起2,所述凸起2的内侧安装有窗框4,所述窗框4和保温墙体1及凸起2之间的缝隙处填有密封胶3,所述窗框4和凸起2末端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材质为泡沫塑料的保温缓冲层6。
本实用新型的凸起2材质为保温材料,阻断了窗框4的热传递,因此窗框4中可不设断热冷桥,从而降低了窗体整体造价,提高了整个窗框4的保温节能性能。
窗框4安装固定在墙洞和两个凸起2垂直方向,提高了窗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压性。
窗框4与凸起之间的缝隙为竖直缝隙,避免了窗体与墙体缝隙的渗水,解决了密封胶3掉块的问题,提高了窗体的密封性。
保温缓冲层6阻断了窗扇部分的热传递,并在窗体关闭过程中具有缓冲功能,可减轻窗墙的冲击作用;同时其作用力矩较小,不增大对窗体的推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规格模块的热处理工装
- 下一篇:一种安装门窗用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