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阀式避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4482.2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俊;金玲莉;胡慧;郭强;江小群;李志娥;杨丽;鞠宁;左红喜;靳平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俊 |
主分类号: | H01T1/08 | 分类号: | H01T1/08;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避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安全防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阀式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避雷器有管式和阀式两大类。阀式避雷器分为碳化硅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管式避雷器主要用于变电所、发电厂的进线保护和线路绝缘弱点的保护。碳化硅避雷器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系统,保护发电、变电设备的绝缘。氧化锌避雷器由于保护性能优于碳化硅避雷器,正在逐步取代后者,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系统,保护发电、变电设备的绝缘,尤其适用于中性点有效接地的 110千伏及以上电网。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避雷器,具有高能量吸收力、保护性能稳定、残压低的特点,能满足电网的绝缘要求。金属氧化锌避雷器阀片受潮、老化以及经受热和冲击破坏会引起故障,严重可能会导致变电站母线短路,影响系统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变电站阀式避雷装置,避雷效果好,使用安全性能稳定。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均压环、下引线、断接卡子、接地极,避雷针固定在避雷网顶部,避雷网为内部中空的罩形结构,所述的避雷网的内部固定均压环,避雷针通过下引线连接接地极,所述的下引线和接地极之间通过断接卡子连接;所述的避雷针包括阀片、磁套,阀片固定在瓷套的内部,所述的阀片与磁套之间设有火花间隙,阀片与磁套的两端通过弹簧连接,瓷套的顶部连接接线端子,瓷套的底部连接接地端子。
上述的火花间隙包括上电极、云母片、下电极、空气间隙,上电极和下电极呈V字形结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两端设有云母片,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中间设有空气间隙。
上述的上电极、下电极为黄铜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雷效果好,使用安全性能稳定,该避雷装置利用雷电流在纤维狭缝中产生气体而吹熄冲击电弧的,此时工频短路电流可基本上不流过,避雷器的烧损小、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火花间隙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避雷针1、避雷网2、均压环3、下引线4、断接卡子5、接地极6、阀片1.1、磁套1.2、火花间隙1.3、弹簧1.4、接线端子1.5、接地端子1.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避雷针1、避雷网2、均压环3、下引线4、断接卡子5、接地极6,避雷针1固定在避雷网2顶部,避雷网2为内部中空的罩形结构,所述的避雷网2的内部固定均压环3,避雷针1通过下引线4连接接地极6,所述的下引线4和接地极6之间通过断接卡子5连接;所述的避雷针1包括阀片1.1、磁套1.2,阀片1.1固定在瓷套1.2的内部,所述的阀片1.1与磁套1.2之间设有火花间隙1.3,阀片1.1与磁套1.2的两端通过弹簧1.4连接,瓷套1.2的顶部连接接线端子1.5,瓷套1.2的底部连接接地端子1.6。
其中的火花间隙1.3由上电极a、云母片b、下电极c、空气间隙d组成,上电极a和下电极c呈V字形结构,上电极a和下电极c的两端设有云母片b,上电极a和下电极c的中间设有空气间隙d。
其中的上电极a、下电极c为黄铜电极。
该避雷装置利用雷电流在纤维狭缝中产生气体而吹熄冲击电弧的,此时工频短路电流可基本上不流过,避雷器的烧损小、寿命长,可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纤维管式避雷器。火花间隙迅速阻断电流,单个平板型火花间隙是由上电极a和下电极c及一个云母片b组成由于电极间距离小,所以电场比较均匀,从而改善了间隙的伏秒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俊,未经刘广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4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电火花烧蚀损伤电极材质的装置
- 下一篇:六波长现场物证激光探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