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779.5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翀;宋铁铭;李恒强;惠怀明;于洪;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嘉合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27 | 分类号: | C07C5/27;C07C1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2100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烯 骨架 装置 余热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异丁烯是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异丁烯的后续产品中有MTBE、聚异丁烯、MMA、丁基橡胶等等。
工业中异丁烯的来源主要为蒸汽裂解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但是上述装置生产的异丁烯量还远远不够工业使用,因此丁烯骨架异构装置是生产异丁烯的主要工艺之一。
丁烯骨架异构是液化石油气中混合碳四为原料,在低压高温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由于是低压反应,整个反应、换热、能量回收装置要求压降低。
由于丁烯骨架异构反应是在高温环境下,微放热反应,因此反应前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至反应温度,反应后高温物料又需要冷却至常温,因此高效的换热能量回收系统尤为重要。
常规的余热回收设施,采用常规的列管式换热器,需要多组换热器并联再串联才能达到换热目的,换热效率低,热损失大,能耗高。常规的余热回收设施压降大,使得反应器压力高,目的产物选择性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以提高提高热回收及利用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以提高热回收及利用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一管路、余热回收置换装置、第一热补偿装置、加热装置、反应器、第二热补偿装置、第三热补偿装置和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还依次连通第一热补偿装置、加热装置、第二热补偿装置、反应器和第三热补偿装置,所述第三热补偿装置与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连通,形成一个回路,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还连通有所述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
优选的,上述第一热补偿装置、所述第二热补偿装置和所述第三热补偿装置均为高温管线。
优选的,上述反应器为绝热反应器。
优选的,上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炉。
优选的,上述的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和氮气进口,所述第三截止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并联设置,所述第四截止阀与所述第二截止阀并联设置,所述氮气进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
优选的,上述第三截止阀和所述第四截止阀中均设置有盲板。
优选的,上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中均设置有盲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一管路、余热回收置换装置、第一热补偿装置、加热装置、反应器、第二热补偿装置、第三热补偿装置和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连通,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还依次连通第一热补偿装置、加热装置、第二热补偿装置、反应器和第三热补偿装置,所述第三热补偿装置与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连通,形成一个回路,所述余热回收置换装置还连通有所述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丁烯骨架异构装置余热回收装置适用于反应过程的余热回收,也适用于再生过程的余热回收。
反应过程的余热回收是反应原料首先通过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管路,进入余热回收置换装置实现用回收的余热把反应物料加热,余热回收置换装置为现有设备,经过加热后进入第一热补偿装置消除热应力,再进入加热装置,同时进行反应温度调控,再进入第二热补偿装置消除热应力,再进入反应器实现反应,再进入第三热补偿装置,然后再进入余热回收置换装置实现回收余热,此处的收集的余热即用在上面提到的把反应物料加热上,然后低压降进入冷却器进一步冷却,之后经过第二截止阀到后续的压缩系统。
再生过程的余热回收是再生介质首先通过第一截止阀和第一管路,进入余热回收置换装置实现用回收的余热把再生介质加热,经过加热后进入第一热补偿装置消除热应力,再进入加热装置,同时进行再生温度调控,再进入第二热补偿装置消除热应力,再进入反应器实现再生,再进入第三热补偿装置,然后再进入余热回收置换装置实现回收余热,此处的收集的余热即用在上面提到的把再生介质加热上,然后低压降进入冷却器进一步冷却,之后经过第二截止阀到后续的再生气循环系统。
这种余热回收利用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能够提高热回收及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嘉合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嘉合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