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模式软胶囊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367.1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越溪胶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2/00 | 分类号: | B29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软胶囊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胶囊制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滚模式软胶囊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软胶囊形成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明胶自身特性的各种参数、熔胶时各种材料的配比等。与软胶囊机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明胶膜的保温温度、胶皮轮的冷却温度、药液的注药时间等。市面上的软胶囊机已经通过PLC控制系统和PID调节圆满地解决了上述胶囊形成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监测问题。但是,药液的注药时间是依靠操作工人的经验来进行调整的,存在很强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软胶囊的成形和装量。
注药是个动态的过程。注药时间不能太早,因为当明胶被模具挤压剪切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粘合。只有在明胶开始粘合后注药,才能保证药液完全包封在胶囊壳内,而不会从胶囊壳下方的合缝处流出,导致装量上的不准确,影响软胶囊的形成;注药时间也不能太迟,太迟会影响胶囊壳上方的合缝粘合面积太小甚至不能粘合,导致后期滚笼干燥过程中胶囊壳被挤破,大面积影响其他软胶囊的卫生情况。
参阅附图1,市面上的软胶囊机主要包括胶皮1、胶皮传输机构、药液注射机构、胶囊滚模压合机构和输送带2,胶皮传输机构包括左胶皮轮4和右胶皮轮5,药液注射机构包括药液盒6、药液导管7和药液喷管,胶囊滚模压合机构包括左滚模21和右滚模22。由水、明胶及甘油等组成的明胶液涂在左胶皮轮4及右胶皮轮5上形成左胶皮11和右胶皮12,左胶皮和右胶皮在穿过药液盒6的下方后送入胶囊滚模压合机构。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加热保温的药液喷管和药液对胶皮1进行加热,使得胶囊滚模压合机构中的胶皮1变软,随后,变软后的胶皮被模具切下、压合,形成完整的、已注料的软胶囊3。此种结构虽然能够加速胶皮1的粘合,间接地提高软胶囊3的成品率,然而,其仍然无法解决注药时间过早时导致的药液漏出的技术问题,而且,其也无法根据不同形状的软胶囊调整合适的注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滚模式软胶囊成型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软胶囊机中由于注药时间过早导致的药液漏出、药液容易浪费、不能根据不同形状的胶囊调整合适的注药时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滚模式软胶囊成型装置,包括胶皮、胶皮传输机构、药液注射机构、胶囊滚模压合机构和输送带,所述的胶皮通过胶皮传输机构的传输和胶囊滚模压合机构的压合形成软胶囊;所述的胶皮传输机构包括左胶皮轮和右胶皮轮,所述的药液注射机构包括药液盒、药液导管和药液喷管,所述的胶囊滚模压合机构包括左滚模和右滚模;
所述的胶皮传输机构还设有左传导辊、右传导辊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左传导辊设于左滚模的上方,所述的右传导辊设于右滚模的上方,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左传导辊和右传导辊将胶皮传导至左滚模和右滚模之间的区域,所述的左滚模和右滚模均设有模具层和加热层,所述的加热层安设于模具层的下方,所述的模具层与胶皮直接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滚模和右滚模为可自行旋转的圆柱体,所述的模具层和加热层均为圆环状空心柱体,所述的加热层与左滚模和右滚模均固定连接,所述的模具层套设于加热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滚模和右滚模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左滚模的模具层和右滚模的模具层之间的距离小于胶皮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具层上开设有若干个胶囊壳槽,所述的胶囊壳槽均匀分布于模具层的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胶囊滚模压合机构还设有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分别安设于左滚模和右滚模的正下方,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均处于同一平面、均倾斜向下,所述的左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向下的末端与输送带相接触,所述的左收集板与右收集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胶皮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模式软胶囊成型装置,结构简单,增设了左传导辊和右传导辊,使得胶皮更容易贴合左、右滚模,而且使得不同形状的模具的压合时间不同,从而间接地调整注药时间,进而利于提高软胶囊机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软胶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越溪胶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越溪胶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带数字全自动包带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作玻璃钢支撑网格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