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壳装置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1921.4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付;梁子文;周庆涛;吕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F24F13/24;B29C44/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壳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挂壁式空调器普遍采用密封胶粘贴泡沫的方式进行保温,即空调器底壳保温装置通常为:将保温泡沫利用密封胶粘贴在空调器底壳上形成空调器底壳保温装置。但是,由于泡沫材料具有硬且脆的特点,并且其收缩性较大。当空调器在制冷工作过程中、或制热工作过程中、或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时,泡沫容易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发出啪、啪、啪的噪音,影响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同时,由于泡沫材料采用密封胶粘贴在空调器底壳上,装配后泡沫与空调器底壳不能100%贴合,具有一定的空隙。当空调器在制冷工作过程中、或制热工作过程中、或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时,泡沫与空调器底壳之间会产生摩擦,从而发出噪音,同样影响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装置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底壳装置及空调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底壳装置,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其中:
所述底壳与所述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
所述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发泡材料为PU。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所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厚度大于等于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所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温度为45℃—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之间的剥离力大于等于6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的收缩率小于0.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采用的发泡方法为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或机械发泡法。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底壳装置为上述任一种底壳装置。
上述底壳装置及空调器的有益效果:其中,底壳装置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其中,底壳与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达到保温结构与底壳的外表面100%贴合的目的,从而使得底壳装置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或制热运行过程中、或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保温结构与底壳之间不会因为空隙产生摩擦而发出噪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材料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
并且,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软质发泡材料相较于传统的用于制备空调器底壳保温结构的材料(泡沫),具有材质较软、收缩性小的特点。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或制热运行过程中、或空调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热胀冷缩现象,从而彻底解决了传统保温方式泡沫件热胀冷缩发出噪音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同时,将底壳与保温结构一次发泡成型为一体,实现了通过根据底壳的规格,采用模具一次发泡成型制作工艺代替传统的溶胶—涂胶—泡沫装配工艺制备底壳装置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其不需要采用密封胶粘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底壳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壳装置一具体实施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一具体实施例的底壳装置100,包括底壳110和保温结构120。其中,底壳110与保温结构120发泡成型为一体。
通过设置底壳110与保温结构120发泡成型为一体,使得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的外表面之间紧密贴合,实现了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之间无空隙的目的。当配置有该底壳装置100的家用电器,如:空调器(以下实施例均以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在制热运行过程中、或热冷运行过程中、或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转换过程中,由于保温结构120与空调器的底壳110紧密贴合,因此,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之间不会产生摩擦,进而不会发出噪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结构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细小通道用组合式型芯
- 下一篇:用于铜工艺品铸造的负压注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