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识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9246.1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00 | 分类号: | F16B4/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标识 固定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装置领域,涉及一种RFID标识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总之,RFID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能同时识别多物体、可读写、穿透力强、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适应环境性好、识读率高等特点。
对物品进行标识管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标签贴在其表面,但是在动力设备、或者生产模具等设备的数据管理等领域,有较多的物品不能方便粘贴、悬挂标签,无法对信息实现分类管理。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0322489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螺钉式RFID标签,其在螺钉的头部设计了一个凹槽用于安装电子标签。但是在RFID电子标签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普遍发生将标签蓄意盗走或取下标签用于它用的现象。因此,设计一款可以更有效地,更加安全的对目标物进行实时监控、管理的防拆卸RFID电子标签成为了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设备的标识及RFID标签容易盗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RFID标识固定组件,密封盖将RFID标签密封在连接体的凹槽中,在连接体的连接端设置了弹性限位结构,可方便地安装在设备上且不容易盗用。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FID标识固定组件,与标识物配套使用,包括上端带有可容置RFID标签的凹槽的连接体以及配套的密封盖,其关键在于:在连接体的连接端设有弹性限位结构,结构中包括在连接体的径向设置的收缩缝及设置在连接端的至少两层限位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为ABS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弹性限位结构,可方便地安装到设备上,且可起到防止盗用的效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是连接体,1-1是凹槽,1-2是收缩缝,1-3是限位翅片,2是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RFID标识固定组件,与标识物配套使用,包括上端带有可容置RFID标签的凹槽1-1的连接体1以及配套的密封盖2,关键在于:在连接体1的连接端设有弹性限位结构,结构中包括在连接体1的径向设置的收缩缝1-2及设置在连接端的至少两层限位翅片1-3。
为保证弹性限位结构的性能,所述连接体1为ABS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在需要进行识别的设备上开设螺纹孔,螺纹孔的上端是光孔,底部只留下2-3圈的螺纹即可。安装固定组件时,将固定组件轻轻敲入或摁入螺纹孔中即可。限位翅片1-3接触到螺纹时,收缩缝1-2收缩使限位翅片1-3沿螺纹孔继续前进直至固定组件的顶部与设备的平面一致。此时在收缩缝1-2弹性形变的作用下,限位翅片1-3限位在螺纹中,从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开发区天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9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