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286.2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阿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翼 强度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器的换向片。
背景技术
换向片是设置在换向器基体一周上与电刷接触的重要部件,由于换向器转动时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因此,换向片与基体的连接强度决定了换向器的品质。换向片由换向片本体和连接在换向片本体背部上的根部构成,根部的另一端具有一般截面呈T形的尾翼。在换向片与基体连接时,根部埋入基体内,尾翼为换向片提供径向上的抓合力,从而抵消换向器转动时换向片产生的离心力,保证换向片在换向器工作时不会产生飞片的现象。但是传统中的换向片都是紧靠一个根部端部的一个尾翼来提供抵消离心力的抓合力,这在换向器高强度运转时并不足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换向片与基体的连接强度更高的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和根部,所述根部一端与换向片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另一端分岔形成两个分枝,两个所述分枝端部各连接有一个尾翼,两个所述尾翼分布在根部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以根部为中心相互对称。
两个所述分枝倾斜于换向器本体,使根部的截面呈Y字形。
两个所述分枝垂直于换向器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布在根部两侧的两个尾翼在埋入到基体内后,能够极大地加强换向片与基体的连接强度,这种连接强度的加强方式,不仅仅是通过加大换向片与基体的接触面积来实现的,而使通过两个不同位置不同朝向的尾翼来为换向片提供不同方向的与基体的抓合力,从而加强换向片与基体的连接强度,具有更好的加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述,这种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1和根部2,所述根部2一端与换向片本体1连接,所述根部2另一端分岔形成两个分枝3,两个所述分枝3端部各连接有一个尾翼4,两个所述尾翼4分布在根部3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以根部3为中心相互对称,所述尾翼4的截面呈T形,两个所述分枝3倾斜于换向器本体1,使根部的截面呈Y字形。这种换向片在连接在换向器的基体上后,根部2及尾翼4埋入到基体中,两个尾翼4加大了换向片与基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了换向片与基体的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根部2一端分岔形成的两个分枝3倾斜于换向片本体1,也使连接在分枝端部的尾翼4也倾斜于换向片本体1,这使得尾翼4在埋入基体中后,为换向片本体1提供两个倾斜于换向片本体1的抓合力,能够加强换向片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与基体的贴合强度,防止换向片本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出现翘边的情况。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所述,这种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与实施一种的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其区别之处在于:两个所述分枝3垂直于换向器本体1,也使连接在分枝3端部的尾翼4垂直于换向片本体1,其他结构都与实施一中所述的双尾翼高强度换向片相同。垂直于换向片本体1的两个尾翼4在埋入基体内后,能够最大程度上增强尾翼4在换向器径向上为换向片本体1提供的抓合力,从而最大化加强了换向片与基体的径向连接强度,保证换向片在换向器高速运转时不会从基体上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