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造编织耐磨衬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6241.3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生;石磊;彭为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塑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编织 耐磨 衬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制造编织耐磨衬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耐磨衬垫由聚苯并咪唑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芳纶、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通过不同的编制方式编制,并在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中浸渍,从而形成一种致密的结构,黏结在纤维表面。编织耐磨衬垫同时具有外层PTFE耐磨、磨擦系数低、耐腐蚀的特点,以及内层纤维的耐高温、耐磨损、高模量的优点,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采用合适的编制方式,选用合适的基体材料。这些衬垫典型用于在零件间有摩擦的衬垫,如弹性金属管和管夹,摩擦条,垫片和空气密封等,同时也适用于长期耐高温的区域(耐温可达290℃)。为制得上述所需的扁平状编织耐磨衬垫,需探索一种成型模具,使其能够制得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编织耐磨衬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且制品成型后尺寸稳定的制造编织耐磨衬垫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造编织耐磨衬垫的装置,包括滚压部件9和热压部件10,其中:所述滚压部件9由上滚轮1、预成型孔2和下滚轮3组成,所述上滚轮1和下滚轮3均位于支座内,上滚轮1上设有凸块,下滚轮3上设有凹槽,上滚轮1上的凸块与下滚轮3上的凹槽之间的间隙构成预成型孔2,通过调节上滚轮1和下滚轮3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预成型孔2高度,通过更换上滚轮1和下滚轮2调整预成型孔2宽度;所述热压部件10由上模块4、成型模腔5和下模块6组成,下模块6中部开槽,上模块4上设有凸起,上模块4上的凸起插入下模块6的开槽部位,所述上模块4的凸起与下模块6的开槽部位之间的间隙构成成型模腔5,通过上模块4和下模块6保证编织耐磨衬垫外表面尺寸;所述内撑钢条7插入预制品8内,用以保证编织耐磨衬垫内孔尺寸;预制品8初始结构为圆筒形结构,预制品8先穿过滚压部件9的预成型孔2, 被定型成扁平状结构,扁平状的预制品8接着穿过热压部件10的成型模腔5,被热压结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成型孔2的厚度与衬垫厚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成型模腔5的结构与衬垫外表面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撑钢条7的结构与衬垫内表面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成型方式易操作,生产效率高,便于连续生产;且普适性强,可通过调整各模具和装置的间隙生产不同规格的编织耐磨衬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成型方式简单,容易操作;
2、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普适性强;
3、通过调整模具间隙能生产不同规格的编织耐磨衬垫,从而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滚压部件结构图示;
图3为热压部件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1为上滚轮,2为预成型孔,3为下滚轮,4为上模块,5为成型模腔,6为下模块,7为内撑钢条,8为预制品,9为滚压部件,10为热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所述装置由滚压部件9和热压部件10组成,所述滚压部件9由上下两个异形的两个滚轮即上滚轮1和下滚轮2组成,上滚轮1和下滚轮3之间的间隙构成预成型孔2,可以通过调节上滚轮1和下滚轮3相对位置来调整预成型孔2高度,通过更换上滚轮1和下滚轮3调整预成型孔2宽度;所述热压部件10采用阴阳模,由上模块4和下模块6组成,通过阴阳模结构保证编织耐磨衬垫外表面尺寸,所述内撑钢条7插入编织套管内,用以保证编织耐磨衬垫内孔尺寸。
将芳纶、玻璃纤维编织成管状,插入内撑钢条7,内撑钢条7与预制品8一同浸渍PTFE乳液1~2分钟,取出晾干,放入250℃±10℃烘箱干燥15~20分钟,重复浸渍4~6次,将浸渍PTFE乳液后待用。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编织耐磨衬垫成型模具的装置,包括有滚压部件9和热压部件10。将内撑钢条7插入待用的编织管内,将编织管通过滚压部件9滚压至相应厚度。内撑钢条7与预制品8通过滚压部件后进入已升温至340~370℃的热压部件10内,加压0.5~1.5MPa,保温保压1~5分钟。然后打开热压模具,取出制品冷却至室温后脱出内衬钢条7,得到编织耐磨衬垫产品。
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保证成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塑料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塑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6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