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马达进行耐压检测的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6148.2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欣众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陈德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马达 进行 耐压 检测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对马达进行耐压检测的测试机。
背景技术
对马达进行耐压测试是品质检验过程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常,对马达进行漏电测试,是人工手动将耐压测试仪的正、负极输出线分别触及马达的定子和转子,并保持通电五秒钟以上。由于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电压高达上千伏,人们手动操作正、负极输出线进行测试,一旦引起触电,将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现有的耐压测试仪存在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马达进行耐压检测的测试机,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对马达进行耐压检测的测试机,包括耐压检测系统,该耐压检测系统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还包括壳体、移动板、压板、两块夹板,该壳体具有一前侧面开口的内腔,该移动板可沿该开口水平纵向伸进和伸出该内腔,该移动板上设有用于放置马达的安装座,所述两块夹板对称设置在该安装座的两侧,所述两块夹板可水平横向相向或相背平移,所述两块夹板相向的一侧分别设有顶针,所述顶针在所述两块夹板相向平移之后顶住马达的定子,该顶针与该负极导线相连接,该压板可竖直往复移动地设置在该安装座上方,该压板上设有用于顶住马达的转子的压针,该压针与该正极导线相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安装座包括固定部及护栏部,该固定部设有供马达转子的转轴插入的插孔,该护栏部对应马达的定子设置在该固定部的侧边。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壳体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用于推动该移动板在该导轨上水平纵向往复移动的气缸。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推动该夹板沿水平横向往复移动的气缸。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推动该压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气缸。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夹板、压板连接在该移动板上随该移动板同步地伸进和伸出该内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座的数量是三个,每一个夹板上对应三个固定座设有三个顶针。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移动板上设有用于放置马达的安装座,测试时,该移动板伸入到该壳体内,所述两块夹板相向平移使两根顶针顶住马达的定子,该压板向下移动使压针顶住马达的转子,该耐压检测系统即可自动对马达进行耐高度检测。由于在检测时,马达被送入到该壳体内,远离操作工人,具有操作安全的优点。
2.该固定部设有供马达转子的转轴插入的插孔,该护栏部能够从侧面支撑住马达的定子,从而使马达能够更好地被定位在该安装座上。
3.通过气缸自动地推动该移动板、该压板、该夹板移动,实现自动化生产。
4.所述固定座的数量是三个,每一个夹板上对应三个固定座设有三个顶针,可以同时对三个马达进行测试,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自动对马达进行耐压检测的测试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测试机(省略壳体和耐压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对马达进行耐压检测的测试机,包括一耐压检测系统10、一壳体20、一移动板30、一压板40、两块夹板50。
该耐压检测系统10具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该耐压检测系统10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多做描述。
该壳体20具有一前侧面开口的内腔22。该壳体20内对应该移动板30设有导轨24。
该移动板30可沿该开口水平纵向伸进和伸出该内腔22,该移动板30传动连接在该导轨24上,可沿该导轨24往复滑动。该移动板30上设有用于放置马达的安装座32,所述安装座32的数量是三个,沿直线间隔排开,当然,该安装座32的数量并不固定。该安装座32包括一固定部322及一护栏部324,该固定部321设有供马达转子的转轴插入的插孔321,该护栏部324对应马达的定子设置在该固定部322的侧边。该护栏部324的内表面的形状与马达的定子的形状相同。优选地,可以利用气缸34推动该移动板30在该导轨24上水平纵向往复移动从而达到伸进和伸出该内腔22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欣众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欣众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6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