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救护车上氧气瓶的汇流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6010.2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袁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新康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20 | 分类号: | A61M16/20;A61M16/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救护 车上 氧气瓶 汇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汇流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救护车上氧气瓶的汇流排。
背景技术
在救护车内,目前通常有两个氧气瓶,以作互相备份。通过调节每个氧气瓶的减压阀,调节氧气的输出压力可输出适合压力、流量的氧气,用于急救病人。但是只能用完一个氧气瓶才能使用另外一个氧气瓶,当其中一个氧气瓶使用完毕时,需要插拔更换氧气接头至另一个氧气瓶,使用很不方便,而且拖慢了救助病人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救护车上氧气瓶的汇流排,能同时接入两个氧气瓶,且能在其中一个氧气瓶用完后自动、快速地切换接入至另一氧气瓶,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的救护车上氧气瓶的汇流排,包括壳体,该壳体上设有两个氧气进口接头和一个氧气出口接头,壳体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连接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和第二通道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氧气进口接头,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经连接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连接通道还与氧气出口接头连接;第一通道的中部设为一第一锥形腔,第二通道的中部设为一第二锥形腔,第一锥形腔内配有第一塞头,第二锥形腔内配有第二塞头,第一塞头和第二塞头经一连杆相连,连杆与壳体铰接,且该铰接点与第一塞头的距离大于该铰接点与第二塞头的距离;与第一塞头连接的连杆一端设为磁性体,第一锥形腔的腔壁上嵌有与磁性体磁力配合的磁性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壁和第二通道的通道壁设均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穿孔,穿孔中设有弹性胶体,所述连杆分别密封穿过两穿孔中的弹性胶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氧气进口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氧气进口接头的一端设有第二逆止阀。
优选地,与所述氧气出口接头连接的连接通道一端设有气体压力传感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氧气进口接头接入两个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后,由于铰接点与第一塞头的距离大于该铰接点与第二塞头的距离,根据杠杆原理,第一塞头将被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而被顶开,与第一锥形腔间形成空隙,从而使氧气气流经过第一通道和连接通道进入氧气出口接头,此时,第二塞头将在杠杆作用下堵塞第二锥形腔;当该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不足时,第一塞头将在磁性体和磁性环的磁性吸力下堵塞在第一锥形腔中,该第一塞头经连杆带动第二塞头从第二锥形腔中顶开,产生空隙,使氧气气流经过第二通道和连接通道进入氧气出口接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在其中一个氧气瓶用完后自动、快速地切换接入至另一氧气瓶,使用十分方便,大大加快了救助病人的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氧气进口接头;3、氧气出口接头;4、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连接通道;7、第一锥形腔;8、第二锥形腔;9、第一塞头;10、第二塞头;11、连杆;12、铰接点;13、磁性体;14、磁性环;15、穿孔;16、弹性胶体;17、第一逆止阀;18、第二逆止阀;19、气体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的救护车上氧气瓶的汇流排,包括壳体1,该壳体1上设有两个氧气进口接头2和一个氧气出口接头3,壳体1内设有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5和连接通道6,第一通道4的一端和第二通道5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氧气进口接头2,第一通道4的另一端经连接通道6和第二通道5的另一端连通,连接通道6还与氧气出口接头3连接;第一通道4的中部设为一第一锥形腔7,第二通道5的中部设为一第二锥形腔8,第一锥形腔7内配有第一塞头9,第二锥形腔8内配有第二塞头10,第一塞头9和第二塞头10经一连杆11相连,连杆11与壳体1铰接,且该铰接点12与第一塞头9的距离大于该铰接点12与第二塞头10的距离;与第一塞头9连接的连杆11一端设为磁性体13,第一锥形腔7的腔壁上嵌有与磁性体13磁力配合的磁性环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新康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新康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6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态力位移固定装置
- 下一篇:汽车转向拉杆总成及球头销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