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仲钨酸铵的离子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5037.X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华;何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鑫盛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仲钨酸铵 离子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交换装置,尤其是一种生产仲钨酸铵的离子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仲钨酸铵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产品,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仲钨酸铵。离子交换法制备仲钨酸铵大致包括以下工序:粉碎、碱煮、压滤、离子交换、结晶、干燥等。离子交换法制备仲钨酸铵具有生产流程短、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其中,离子交换的特点是:将钨酸钠溶液通过阴离子树脂吸附,再用氯化铵-氢氧化铵混合溶液解析,得到钨酸铵溶液,送蒸发结晶即得仲钨酸铵产品。解析过程既为产品液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树脂再生过程。其吸附与解析过程的化学反应式为:
2R4NCL+WO42-→(R4N)2WO4+2CL- (1)
(R4N)2WO4+2NH4CL→2R4NCL+(NH4)2WO4 (2)
常用的离子交换装置大多是采用圆柱形结构,物料进入柱体后,物料容易沿着柱体内壁流动或在某一侧流动,致使物料分布不均匀,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率,容易导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吸附不均匀,解析不完全,影响产品的收率和生产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仲钨酸铵的离子交换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产仲钨酸铵的离子交换装置,包括上封头、下封头、设置于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之间的柱体,柱体内填充树脂,上封头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水口和排气口,下封头设置有出料口、排液口,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器,柱体1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树脂装卸口。
所述的分布器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
所述的柱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 。
所述的柱体上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采用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器的结构,使物料不会偏流,物料分布更加均匀,有效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率,同时分布器将柱体分隔为若干腔室,可以减少树脂内部压力,有利于提高树脂的再生度。
柱体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树脂装卸口,柱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柱体上还设置有传感器,使得操作方便,整个过程易于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柱体1、进料口2、进水口3、树脂装卸口4、排液口5、出料口6、分布器7、观察窗8、传感器9、小孔10、上封头11、下封头12、排气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仲钨酸铵的离子交换装置,包括上封头11、下封头12、设置于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之间的柱体1,柱体1内填充树脂,上封头上设置有进料口2、进水口3和排气口13,下封头12设置有出料口6、排液口5,柱体1内设置有4个分布器7,所述的分布器7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10,分布器7将柱体分为3个腔室,柱体1侧面设置有3个树脂装卸口4。
主要工艺过程为,钨酸钠溶液从进料口2进入,钨酸钠溶液被阴离子树脂吸附,由于采用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器的结构,使物料不会偏流,物料分布更加均匀,有效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率。当阴离子树脂吸附钨酸钠溶液达到饱和后,用清水洗涤,树脂洗涤结束后,加入配制好的氯化铵-氢氧化铵混合溶液,经过解析,得到钨酸铵溶液,送蒸发结晶即得仲钨酸铵产品,解析过程既为产品液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树脂再生过程。分布器7将柱体1内部分隔为3个腔室,相比内部一个腔室,可以减少树脂内部压力,有利于提高树脂的再生度。
为了使操作方便,整个过程易于自动化控制,所述的柱体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8,所述的柱体1上还设置有传感器9,传感器9可以包括流量计、比重计等,传感器9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例中的结构仅为对于权利要求的举例说明和讲解,以便于大众阅读理解,不应视为对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和法定等同特征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鑫盛钨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鑫盛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