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音散热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863.2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涛;张政华;钱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散热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散热电梯轿厢,属于电梯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厢式电梯作为建筑物内竖直方向的交通工具正被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楼层正越来越高。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电梯的功率越来越大,使得电梯运行时的噪声越来越大。
专利号CN20219351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轿架的静音轿厢,使高速运行的电梯在发生晃动时,尽可能少的产生噪音传递到轿厢内。但该结构的轿厢结构复杂,由于弹性支撑件的使用,使得电梯本身载荷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影响电梯本身载荷的静音散热电梯轿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音散热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前表面设有厢门,所述厢体的侧面和背面的外表面设置有消音层。
作为优选,所述消音层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厢体外表面的锥体。
作为优选,所述锥体的侧面与所述厢体外表面呈45度;相邻所述锥体的侧面之间夹角为90度。
作为优选,所述厢体的侧面和背而均设置有中空隔层,所述中空隔层与外界相互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隔层内水平设置有若干隔板。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分隔腔,相邻所述分隔腔相互密封。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分隔腔,相邻所述分隔腔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位于所述厢体侧壁的相对端。
本实用新型在轿厢的外表面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由大量向外的锥体构成,相邻锥体之间的侧面呈90度,当噪声传至轿厢外表面时,大部分噪声通过锥体的外侧面被反射并沿原路返回至井道内,然后在井道内被多次反射直至能量耗尽,因此电梯自身产生的噪声中的大部分被轿厢外的消音层消耗掉而不会被传入轿厢内,有效提升轿厢内的静音水平。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在轿厢壁内设置中空隔层,通过密封于中空隔层中的空气进一步提升隔音效果。
由于密封的空气还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轿厢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可在中空隔层设置若干水平隔板,将中空隔层分成若干不同的水平分隔腔,因中空隔层内的部分空气受热后还会在中空隔层内形成一定的热对流,具有一定的传导热能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的隔板可破坏中空隔层内的对流,进一步降低中空隔层的导热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能耗,降噪效果明显;
2、隔热效果好,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视角一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视角二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视角二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厢体,2、锥体,3、中空隔层,4、隔板,5、分隔腔,6、入口,7、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静音散热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厢体1的前表面设有厢门,厢体1的侧面和背面的外表面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包括若干设置于厢体1外表面的锥体2,锥体2的侧面与厢体1外表面呈45度;相邻锥体2的侧面之间夹角为90度。
厢体1的侧面和背而均设置有中空隔层3,中空隔层3与外界相互密封,中空隔层3内水平设置有若干隔板4,相邻隔板4之间形成分隔腔5,相邻分隔腔5相互密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隔板4之间形成分隔腔5,相邻分隔腔5的出口7和入口6分别位于厢体1侧壁的相对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