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入光部白线的手机背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232.0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承丽华;肖其星;郑勐;邢海洋;李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入光部白线 手机 背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消除入光部白线的手机背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显示屏的背光,都是窄边框方式,并且为了实现高分辨率,LCD板的透过率逐渐在下降,但是为了影像播放,LCD板透过后的亮度要求在最小值400NIT以上。
背光模组中的其中一种部件叫做反射片,目前很多公司只按照产品的轮廓如长方形/正方形设计,但是此设计在窄边框产品中有很大的弊端,由于边框狭窄,所以多个膜材,在不考虑左右偏位的情况下,组装完成点灯后单边或双边会有白线产生,入光部:光源区域的缺陷体现的很明显。
为了克服这种LCD PANEL(窗体)的低透过率,用在显示频的背光的亮度要求很高。
为了满足这种高亮度值,必须使用高亮度LED和增加LED的数量,并且将LED的光损失率达到最小化,而且还要保证出光的角度要与发光面垂直,所以需要反射率较高的反射片和材质为白色的胶框。
而且还得使用扩散片以及2张增光片或者复合增光片1张,再将折射出来的多余的光线用遮光片挡住。
但是在制作这种高亮度背光的过程中,从高光度的LED出来的光,由于与胶框挡墙的距离很近,导致折射过来的光很亮,产生白线不良现象。
为了改善这种入光部爆灯及白线现象,以前适用过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改善导光板的网点。另一种是通过改善导光板的楔形结构。
但是使用以上两种方法时,达到改善白线的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入光部白线的手机背光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入光部白线的手机背光板,背光发光区域主要由:遮光片,上、 下增光片,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依次组合后置于槽型外框内而组成;
所述导光板上层贴合有扩散片;
所述导光板下层贴合有反射片;
所述反射片下层设有槽型外框;
所述导光板的底端粘贴有LED光源,LED光源将扇形光投射到导光板上;
所述遮光片对应LED光源上部贴设有遮光胶带;
所述反射片底端对应槽型外框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
所述反射片底端对LED光源两侧裁有漏光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导光板下方放置的反射片入光部左右端裁切部分区域,从而使胶框挡墙折射过来的光线和导光板两端聚集的光线,不会折射到反射片,而是折射到反射率较低的背光外壳,那么反射到外壳的反射率比直接反射到反射片上的光量降低50%~60%,从而实现,背光发光区域入光部左右两侧的白线问题。
2、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结构,改善了背光板上存在的白线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难度,非常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背光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改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消除入光部白线的手机背光板,背光发光区域主要由:遮光片7,上、下增光片6、5,扩散片4,导光板3,反射片2依次组合后置于槽型外框1内而组成;所述导光板3上层贴合有扩散片4;所述导光板3下层贴合有反射片2;所述反射片2下层设有槽型外框5;所述导光板3的底端粘贴有LED光源,LED光源将扇形光投射到导光板3上;所述遮光片7的对应LED光源上部贴设有遮光胶带;所述反射片2底端对应槽型外框5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卡接口;所述反射片2底端对LED光源12两侧裁有漏光口14。
所述槽型外框5四周为突起的胶框挡墙13,将光线挡到反射片2上。
所述导光板3将扇形光均匀分布到发光区域11。
所述漏光口14为长方形,设置于LED光源12端,将反射片2的光线与胶框挡墙13的光线漏掉。
所述槽型外框5底端设有与卡接口配合的交替卡槽。
所述槽型外框5底端设有的交替卡槽还容置有LED光源12。
所述漏光口14大小横向为0.3~0.6mm,竖向为12~16mm。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使手机声音提高的手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车辆油耗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