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背光板平坦度加压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910.1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其星;承丽华;郑勐;邢海洋;李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背光板 平坦 加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背光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手机背光板平坦度加压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手机市场日益蓬勃,智能手机对显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手机屏幕向大屏化、轻薄化、高清化发展。面对市场需求,手机屏背光公司迎来了新的课题。大尺寸、轻薄的背光产品,其工艺要求产品的信赖性、平坦度逐渐提高。针对这两方面要求,目前BLU厂商大都采用人工手动夹具来作业,加压产品、纠正平坦度。采用人工作业,手工操作的力度、方位控制不均易造成产品作业不良,同时人力资源的增加,占据生产空间增大,浪费空间资源出现如下问题:1、治具存在换型号时,夹具许大量更换;2、人力资源需求增大;3、人力配合夹具手动作业力量控制不均匀,易造成作业不良;4、随着型号的增多,需要单独人员管理夹具;5、随着人力资源增加,占据生产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背光板平坦度加压治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背光板平坦度加压治具,包括底座、上、下加压夹具、顶端固定板、加压气缸;所述底座由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构成,该上层隔板通过不锈钢支柱与下层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层隔板上面通过螺栓固接有下加压夹具;所述上层隔板通至少两个滑道连杆与顶端固定板连接,该滑道连杆上贯穿设置有加压固定板,加压固定板下面固接有上加压夹具;所述加压固定板布置于上层隔板与顶端固定板之间,使上加压夹具与下加压夹具形成对称设置;所述顶端固定板上面固设有加压气缸,所述加压气缸的加压连杆穿过顶端固定板中部开设的通孔与加压固定板固接;所述加压气缸通过加压连杆推动加压固定板及上加压夹具向下加压夹具靠近,该上加压夹具在滑道连杆上进行往复滑动连接;所述上加压夹具与滑道连杆连接处设有辅助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治具自动加压,力度均匀,无作业不良。
2、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提高,单人操作产量提升。
3、本实用新型的节约人力资源及生产空间。
4、本实用新型的换型号时无需换治具,只需更换夹具,所有型号通用。
5、本实用新型的效率提升,夹具数量减低,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手机背光板平坦度加压治具,包括:底座、上、下加压夹具10、4,顶端固定板8、加压气缸7;
所述底座由上层隔板3和下层隔板1构成,该上层隔板3通过不锈钢支柱2与下层隔板1固定连接;
所述上层隔板3上面通过螺栓固接有下加压夹具4;
所述上层隔板3通至少两个滑道连杆5与顶端固定板8连接,该滑道连杆5上贯穿设置有加压固定板9,加压固定板9下面固接有上加压夹具10;
所述加压固定板9布置于上层隔板3与顶端固定板8之间,使上加压夹具10与下加压夹具4形成对称设置;
所述顶端固定板8上面固设有加压气缸7,所述加压气缸7的加压连杆6穿过顶端固定板8中部开设的通孔与加压固定板9固接;
所述加压气缸7通过加压连杆6推动加压固定板9及上加压夹具10向下加压夹具4靠近,该上加压夹具10在滑道连杆5上进行往复滑动连接。
所述上加压夹具10与滑道连杆5连接处设有辅助滑块11。
所述上层隔板3四角的螺纹孔通过四个不锈钢支柱2与下层隔板1支撑固接。
所述上、下加压夹具10、4中上功设有多个方便更换不同型号夹具的螺纹孔12。
所述滑道连杆5最佳布置为四根。
所述加压气缸7还可以由电机替代。
实施例
所述上、下隔板中间利用螺丝固定电源开关13、气源接口;气源接口与气缸连接,通过接通电源开关实现气缸运动。
所述加压气缸7可采用电机代替,在原有的机械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气缸改成电机,电机转子外接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推动加压连杆6运动,加压滑道,固定加压夹具轨迹,确保加压精度;下加压夹具4用以固定产品,上加压夹具10用以加压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管三通接头
- 下一篇:抗冲击一体化旋转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