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料界面观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1937.7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界面 观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料界面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化工生产中,对于两相或多相液态物料来说,经常需要取样观测物料界面分层效果并且检测物料的纯度。目前,物料界面观测的方式主要是,将具有一开口的容器放置在物料储罐的出料口下方,然后打开物料储罐的出料口,物料经过容器的开口流入容器内,后工作人员透过该开口目测容器内的物料分层效果,再对两相液体分别取样检测纯度。对于一些易挥发、有异味、有毒的物料,容器内的物料会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外界,并且物料中的有毒物质通过其上的开口挥发到外界空气中,不仅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也会对处于生产一线的员工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多次取样观测物料储罐内物料的分层效果,且多次取样后的样品需要人工回收,这样既不省时也不省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避免被取样的物料暴露于外界环境的物料界面观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界面观测系统,包括物料储罐物料储罐具有第一出料口,物料界面观测系统还包括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观测容器,具有物料容纳腔和与物料容纳腔相通的取样口,观测容器具有第一透明区,第一透明区的设置位置对应物料容纳腔的设置位置,第一透明区沿观测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取样管道,第一出料口通过取样管道与取样口密封连接,取样口和第一出料口具有形成通路的通路状态和形成断路的断路状态。
进一步地,观测容器具有出样口,物料界面观测系统还包括余料储罐,余料储罐具有余料容纳腔和与余料容纳腔相通的余料第一进口,取样装置还包括余料第一管道,余料第一进口通过余料第一管道和出样口密封连接,余料第一进口和出样口具有形成通路的通路状态和形成断路的断路状态。
进一步地,观测容器具有出样口,取样装置还包括:检测容器,具有余料采集口;余料第二管道,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进料端与出样口密封连接,余料采集口位于出料端的下方并且与该出料端相对应,余料第二管道具有通路状态和断路状态。
进一步地,取样装置和第一出料口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出料口与多个取样装置的取样管道一一对应密封连接,多个第一出料口在物料储罐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检测容器还具有余料排出口,物料界面观测系统还包括余料储罐,余料储罐具有余料容纳腔和与余料容纳腔相通的余料第二进口,取样装置还包括余料第三管道,余料排出口通过余料第三管道与余料第二进口密封连接,余料第三管道具有通路状态和断路状态。
进一步地,余料储罐的顶部和/或侧部具有对应余料容纳腔的第二透明区。
进一步地,第二透明区包括:设置在余料储罐上并与余料容纳腔相通的通孔;封堵通孔的透明板。
进一步地,余料储罐还具有与余料容纳腔相通的余料第一出口,余料第一出口上设置有余料回收管,余料回收管具有通路状态和断路状态。
进一步地,物料储罐还具有多个第二出料口,多个第二出料口在物料储罐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各第二出料口上均设置有物料输送管,物料输送管具有通路状态和断路状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取样口和第一出料口具有形成通路的通路状态时,物料储罐中的物料依次经第一出料口、取样管道和取样口流入到物料容纳腔内,由于第一出料口通过取样管道与取样口密封连接,因此,流入到物料容纳腔内物料不会与外界接触,也就不会挥发。由于第一透明区的设置位置对应物料容纳腔的设置位置,并且第一透明区沿观测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因此,工作人员透过第一透明区即可观察到物料容纳腔内的物料的界面分层情况。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界面观测系统能够避免被取样的物料暴露于外界环境中。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界面观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物料储罐;11、第一出料口;12、第二出料口;13、物料输送管;21、观测容器;22、取样口;23、取样管道;24、出样口;25、余料第一管道;26、检测容器;27、余料采集口;28、余料第二管道;29、余料第三管道;30、余料储罐;31、余料第一进口;32、余料第二进口;33、第二透明区;34、余料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1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刚线颗粒在线质检装置
- 下一篇:纤维制品干燥速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