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1250.3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6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凤敏;屈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学工业区升达废料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5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二段 焚烧 二燃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危险废弃物焚烧装置中,通常采用回转式二段焚烧炉,即废弃物通过旋转窑燃烧和二燃室燃烧相结合的工艺来进行废物的处理,其焚烧工艺如图1所示。旋转窑10的筒体由钢板卷制而成且与水平线成规定的斜度。废物通常采用抓斗吊车11从贮坑吊至给料斗12,再用推杆器13推至旋转窑10内,废物燃烧所需空气由旋转窑燃烧风机14输送至旋转窑10内。由于废物在旋转筒内既沿圆周方向翻滚又沿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可与空气充分接触,经过着火、燃烧和燃尽进行较完全的燃烧。在旋转窑10内尚未完全燃烧的废物裂解气体及旋转窑10焚烧过程所产生的二恶英等有毒气体进入垂直向的二燃窒20,由二燃室燃烧风机21送入二次风,使烟气中的可燃成分可在此得到充分燃烧。从图1上可以看到二燃室20的两侧炉壁上分别安装一个火嘴22、23,由于二燃室20的是垂直向的,两侧炉壁之间的距离较短。两个火嘴22、23是由燃烧器和火道构成的,燃烧器通过很短的火道与二燃室连接,两个火嘴22、23是水平向地向二燃室20内喷火,左侧火嘴22喷出的火焰加上旋转窑10出来的气体会对由耐火材料浇筑而成的右侧炉壁造成灼烧,导致该侧炉壁耐火材料在持续高温下迅速熔融,而出现炉壁被烧成火红而穿孔,致使燃烧炉损坏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它能延长二燃室的火焰在长度方向上距离,降低火焰对二燃室的炉壁耐火材料的破坏,从而可以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包括燃烧器和火道,所述燃烧器和火道之间密封连接一长度为0.8~1.2米并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预燃烧室,该预燃烧室由一段与所述燃烧器连接且外表面为圆锥形的锥形腔和一段与所述火道连接且外表面和内腔面均为圆柱形的圆柱腔构成;所述锥形腔的前部的内腔面为圆柱面,该锥形腔的后部内腔面为圆锥面;所述圆柱腔的后端面为斜面;所述预燃烧室与燃烧器和火道的密封均采用钢片加石墨柔性密封。
上述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其中,所述锥形腔的总长为470~490厘米,该锥形腔的前部的圆柱形内腔面的长度为150~160厘米;所述圆柱腔的中心轴的长度为490~510厘米,该圆柱腔的后端面的倾斜度为1︰5.6~5.8。
上述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其中,所述锥形腔的炉衬厚度大于所述圆柱腔的炉衬厚度。
上述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其中,所述锥形腔的炉衬为单层的耐火砖,所述圆柱腔的炉衬为双层结构,第一层为耐火砖,第二层为保温砖。
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二燃室的燃烧器和火道之间增加一预燃烧室,改变了二燃室的火嘴的角度,使从二燃室火嘴喷出的火焰与旋转窑的气流以一定的逆流角度相混合,可以抵消火焰对二燃室的炉壁的耐火材料的冲击,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炉腔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中的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式二段焚烧炉的二燃室的火嘴结构,包括燃烧器1和火道2,其中,燃烧器1和火道2之间密封连接一外部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预燃烧室3。
该预燃烧室3由一段外表面为圆锥形的锥形腔31和一段外表面和内腔面均为圆柱形的圆柱腔32构成;锥形腔31的小直径的前端与燃烧器1连接,该锥形腔31的前部内腔面为圆柱面,该锥形腔31的后部内腔面为圆锥面;圆柱腔32的后端与火道2连接,该圆柱腔32的后端面为斜面。另外锥形腔31的炉衬厚度大于圆柱腔32的炉衬厚度。预燃烧室3与燃烧器1和火道2的密封均采用钢片加石墨柔性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燃烧室30的长度为0.8~1.2米,使得喷嘴到二燃室的对面炉壁的距离被有效地延长了0.8~1.2米,其中,锥形腔31的总长度为470~490厘米,锥形腔31的前部的圆柱形内腔面的长度为150~160厘米,圆柱腔32的中心轴的长度为490~510厘米,该圆柱腔32的后端面的倾斜度为1︰5.6~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学工业区升达废料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学工业区升达废料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1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