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空速降逃生器材用的绳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0252.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8 | 分类号: | A6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递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4 | 代理人: | 田丰;王秀华 |
地址: | 1001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速 逃生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绳轮,特别是一种用于高空速降逃生器材的绳轮。
背景技术
高空速降逃生器材包括高空速降逃生器、救援型高空速降逃生器等,主要用于帮助遇到危险的高空人员快速、平稳降至地面或安全地带的工具。该工具中的绳索是实现其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绳索快速、平稳运动至关重要,而绳轮便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组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的绳轮两内侧面间的夹角偏大,绳轮与绳索间的摩擦力偏小,使二者间易产生相对运动,一方面,难以保证使用者匀速下降,轻者造成使用者的不适,重者可能会给使用者造成身体损伤,另一方面,会导致救援型速降逃生器的提升重量偏低,提升时非常困难,甚至有提不起的现象,无法顺利完成施救过程。特别是当被救援人因坠落悬吊半空失去意识时,不能快速完成施救,很有可能延误治疗的最佳时节,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绳轮结构上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不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绳索间摩擦力适中、角度更为合理的绳轮,以便在保障绳索下降的速度平稳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速降逃生器材用的绳轮,该绳轮为圆柱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环状凹槽、两底面的中心处设有贯穿该圆柱体的轴孔;所述凹槽的内侧面设有凹齿和凸齿,且两内侧面的凹齿、凸齿为凹、凸对应,该两内侧面间的夹角为20°-27°;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两通孔,该两通孔在一条直线上,垂直并贯穿所述轴孔。
上述的绳轮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优选为,结构更紧凑、强度更高、对绳索非功效磨损少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通孔,具体为贯穿所述绳轮侧壁的孔洞,两通孔形成垂直并贯穿所述轴孔的孔道。当将所述绳轮套设在高空速降逃生器材的齿轮轴上时(即,齿轮轴贯穿所述轴孔),销钉分别贯穿所述通孔、齿轮轴的轴及另一个通孔,实现绳索与齿轮轴的同轴固接。
发明人在对现有高空速降器材的使用与研究中发现,绳轮两内侧面间夹角不是特别合理,角度偏大,约为28-30°。当该夹角大于等于28°时,即便是选用较粗的绳索,也不可避免绳索与绳轮间的相对运动(当角度偏大时,绳索对绳轮内侧面的正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因此容易产生相对运动),即,无法保证使用者匀速下降,轻者造成使用者的不适,重者可能会给使用者造成身体损伤。特别是在使用其提升功能时,该角度偏大带来的缺陷更为明显,当该夹角大于等于28°时,几乎无法提起总重为60kg的人员,就连50kg都很困难,这种重量相对于正常工作人员的体重明显偏低,不但耗费时间、精力,还有可能造成救援失败。众所周知,高空作业人员身上都有安全带等安全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与安全带连接的止跌扣便会起作用,将其悬于半空防止跌落,而此时的工作人员由于惊吓、停止坠落的强大冲击力等原因,会发生虚弱无力或昏迷等现象,需要快速解救下来采取其他救治措施,延误最佳施救时间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选择合适的绳轮夹角角度十分重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绳轮的两内侧面的夹角为20-27°,该角度范围的绳轮刚好使绳索内嵌到绳轮中约1/3~1/2,即便是两名速降人员同时使用,绳索嵌入绳轮的深度约绳索的2/3,也不会发生角度偏小时绳索完全陷入绳轮内侧不易拉出的现象,该现象虽然不会影响下降速度,但会对绳索产生非常严重的磨损,产生更多更换绳索的成本,或疏于更换时存在造成人员身体伤害的隐患。上述的夹角优选为22-25°,该角度范围可使提升重量达到200kg,可以满足3个正常体重人员的提升。
为尽量合理地增大绳索与绳轮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其间的摩擦力,而不增加绳轮对绳索的剪切力,进一步避免绳索与绳轮间的相对运动,保证人体下降的势能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齿轮的动能,从而快速起动离心制动组件,稳定下降速度,发明人特别设计了如下结构:所述绳轮的凹槽内侧面设有凹、凸齿,该凹、凸齿相间排列,均匀布满凹槽内侧面,且两内侧面的凹、凸齿为凹、凸对应,即,凹齿对着凸齿,凸齿对着凹齿。所述的凹、凸齿与常规的防滑纹、防滑齿截然不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凹齿和凸齿均为梯形。所述凸齿的上表面、凹齿的底面均为平面结构,凹齿与凸齿之间为弧形过渡。上述凹、凸齿形状设计是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得出的,该凹、凸齿设计,可使内嵌在绳轮中的部分绳索发生密集的微小转向,可明显增强绳索与绳轮间的摩擦力,有效杜绝二者间的相对运动,即,杜绝打滑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被动送气的口罩
- 下一篇:一种立体向心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