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止阀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9483.X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波水族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14 | 分类号: | F16K15/14;F16K15/20;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止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逆止阀的结构,尤指一种可避免阀片因过度变形而损坏、减缓阀片因震动导致与气流摩擦产生的噪音,并得以稳定输入的气流的逆止阀的结构。
背景技术
气垫床提供数个充气柱体产生起伏交替变化,间歇降低人体皮肤受身体重力影响,与气垫间产生的接触压力,以防止人体皮肤长期受重力压迫而造成褥疮,而装于充气柱体与空气泵之间的进气管,通常为使头部充气管条具不泄气功能而需要安装一个逆止阀,用来防止空气泵停止输送空气至充气管时,造成空气的逆流及充气管的设定压力被排泄,进而使头部位充气管条没有交替起伏的变化,不致使使用者头部起伏不定。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逆止阀的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在现有的逆止阀是于两端盖内设置一弹簧91及一阀片92,然上述逆止阀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现有的逆止阀当空气流入时,可使得阀片92受流动的空气推移,并且,因该阀片92为软薄的片体,使得阀片92受流动的空气推移,而随的呈圆弧状供气体通过,倘若空气流量更大时,阀片92容易过度变形甚至被破坏。
二、现有的逆止阀当进气量较大时,该阀片92因为空气的推动而产生共振共鸣效应,使阀片92于两端盖间产生震动,而产生蜂鸣声响形成噪音。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才设计出此种可提升阀片的使用耐久度,消除阀片因震动导致与气流摩擦产生的噪音,并稳定输入的气流的逆止阀的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逆止阀的结构,让空气能自进气管进入,并以弹性棉片取代过去弹簧的作用,供阻气件往复动作而选择性遮蔽进气管的动作,同时防止空气自出气管进入而维持逆止阀原有的功能,进一步减缓阻气件的损耗与动作中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逆止阀的结构,包括:一进气管、一卡固于该进气管的出气管、一设于该进气管与该出气管间并供遮蔽该进气管的阻气件及一设于该进气管与该出气管间的弹性棉片,该弹性棉片供该阻气件能以往复动作或得以稳定气流;一般状态下,阻气件遮蔽着进气管,使空气无法从出气管处回流,故具有逆止的功效,而当气体从进气管通过时,空气压力施加于阻气件并挤压弹性棉片,使得被压缩的弹性棉片向后释出供阻气件脱离进气管的空间,借此供空气自进气管由阻气件周围通过并穿过弹性棉片。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逆止阀所存在的阀片受空气推移时,随其流动特性而变形呈圆弧状,倘若空气流量更大时,阀片容易过度变形甚至被破坏,以及,阀片因为空气的推动而共振产生的蜂鸣或与气流摩擦产生的噪音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让空气能自进气管进入,并以弹性棉片取代过去弹簧的作用,供阻气件往复动作而选择性遮蔽进气管的动作,同时防止空气自出气管进入而维持逆止阀原有的功能,进一步减缓阻气件的损耗与动作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逆止阀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a、1b进气管
11进气口
12前盖
2、2a、2b出气管
21出气口
22后盖
3、3a、3b阻气件
4、4a、4b弹性棉片
5肋部
6b气阀座
91弹簧
92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及剖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进气管1,该进气管1包括一形成于端部的进气口11及一形成于另一端且与该进气口11通连的前盖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波水族器材有限公司,未经蓝波水族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9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斑能量均匀化菲涅尔透镜
- 下一篇:一种嵌设贵金属的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