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639.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魏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钟胜光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池包的包壳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便携式电话、游戏机等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作为其电源的二次电池的体积小和容量高的需求日益高涨。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正在开发小型化的电池包。
现有技术中,如图4的部分剖面图所示,电池包1包括包壳2和收纳于其中的单电池3,单电池3是在裸电池的正极端子周围配置绝缘环后、在裸电池的侧面包覆热缩套管而形成的,绝缘环使得正极端子与兼做负极端子的裸电池的金属外壳绝缘,热缩套管使得相邻裸电池之间绝缘。包壳2包括半筒状的上壳体2A和下壳体2B,分别从单电池3的上方和下方套入,嵌合为一个整体而覆盖单电池,在下壳体2B的内侧形成有端子连接部件4,将两节单电池3串联连接,在上壳体2A的顶端形成有孔5,露出单电池3的正极端子和/或负极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所存在的缺陷是,由于包壳仅起到组装、包覆的作用,因此其中的电池必须以单电池的形式装入包壳内。也就是说,在制作成裸电池后,为了防止裸电池的正负端子间的短路或裸电池彼此之间的短路,必须先行组装绝缘环和热缩套管,在形成单电池后才能装入包壳而组装为电池包。这样既增加了部件成本,又增加了电池包的制作总工序数,而且不易实现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包壳结构,可以省略单电池的热缩套管和绝缘环,实现电池包的小型化和组装简便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池包,通过在包壳的内侧追加绝缘构造,能够达到即使除去单电池的热缩套管和绝缘环、也能确保电池包中的裸电池的正负端子间的绝缘以及裸电池彼此之间的绝缘的效果。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裸电池和收纳所述裸电池的包壳,所述裸电池的外表面没有包覆热缩套管,且正极端子的周围未设置绝缘环,所述包壳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
所述第一壳体具备后盖板和上盖板,
所述后盖板中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裸电池的多个并列的凹槽,相邻的凹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隔各裸电池的绝缘性的隔条,相邻的裸电池以相反的极性方向收纳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覆盖所述裸电池的一方的电极端面,且所述上盖板中设置有多个贯通孔,所述裸电池的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从该贯通孔露出;
所述第二壳体具备前盖板和下盖板,
所述前盖板从所述裸电池的前方覆盖所述凹槽的开口;
所述下盖板位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覆盖所述裸电池的另一方的电池端面;
在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内侧交替地设有多个绝缘环,所述正极端子从所述绝缘环中穿出,所述绝缘环覆盖所述电池端面中除了正极端子以外的部分。
优选所述隔条的高度超过所述裸电池的电池端面的直径的1/2。
优选所述隔条的中央设置有切槽,所述前盖板在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其卡合的绝缘性的凸片。
优选所述隔条与所述后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凸片与所述前盖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所述后盖板与所述上盖板由硬质材料一体构成,所述前盖板与所述下盖板由硬质材料一体构成。
优选所述凹槽、所述隔条、以及位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的绝缘环由绝缘性树脂材料一体构成。
更优选所述凹槽、所述隔条、位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的绝缘环、以及位于所述下盖板的内侧的绝缘环由绝缘性树脂材料一体构成。
优选所述前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内侧形成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凸片由绝缘性树脂材料一体构成。
优选所述下盖板中设置有用于收纳端子连接片的凹进部。
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合处设置有卡合机构,通过所述卡合机构的卡合而结合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除去单电池的热缩套管和绝缘环,也能确保电池包中的裸电池的正负端子间的绝缘以及裸电池彼此之间的绝缘,因此能够实现兼顾电池包的小型化和安全性,组装的工序简便,且节省了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包壳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A)第一壳体:(B)第二壳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包壳结构的又一个例子的示意图,(A)第一壳体:(B)第二壳体。
图3为两节裸电池收纳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第一壳体中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8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