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621.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由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由渠力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5/38;A61M5/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回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回血器,以实现静脉压力条件下的静脉穿刺回血判定。
背景技术
在进行人体穿刺时,由于人体内静脉压力较低(约10cm水柱高)静脉回血现象很难观察到,无法准确判断是否穿刺成功。对于一些血管较脆、较硬、弹性较差的老年人,或者血管较细、血压值较低的儿童,穿刺后血液回流现象更加不明显,很难快速判断是否穿刺成功,给临床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穿刺手术时,无法快速判断是否穿刺成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回血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回血腔,设置在壳体上的药液出口、药液入口和换气孔,所述壳体内设有医用硅胶膜,所述医用硅胶膜将回血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换气腔和缓冲腔,所述换气腔与换气孔连通,所述缓冲腔同时与药液入口和药液出口连通。
其中,在缓冲腔内增设阻气过滤膜,所述阻气过滤膜一侧的腔体与药液入口连通,该腔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阻气过滤膜另一侧的腔体与换气腔相邻,且与所述药液出口连通。
其中,在缓冲腔内增设用于实现双重过滤的阻气过滤膜和药液过滤膜,所述阻气过滤膜一侧的腔体与药液入口连通,该腔体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孔;所述阻气过滤膜与药液过滤膜之间的腔体与换气腔相邻;所述药液过滤膜另一侧的腔体与药液出口连通。
其中,所述排气孔处设有排气膜。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通过在回血腔内设置医用硅胶膜和换气孔,穿刺前后,调节缓冲腔至负压,,在穿刺成功后,瞬间实现血液回流,便于观察;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便,回血效果明显、直观,使用可靠性强;另可在缓冲腔内设置阻气过滤膜,防止药液中的气体或杂质进入人体,并将气体从排气孔排出;在整个缓冲腔内设置阻气过滤膜和药液过滤膜,在完成瞬间回血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多重过滤,进一步避免杂质或气体流入人体,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的实施例一中,换气腔与缓冲腔压力平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的实施例一中,缓冲腔处于负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的实施例一中,缓冲腔处于正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回血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药液入口;2、壳体;3、药液出口;4、换气孔;5、医用硅胶膜;6、阻气过滤膜;7、排气孔;8、药液过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回血器,由一圆盘形壳体2组成,壳体2内设置有回血腔,壳体2的边缘上设有药液出口3和药液入口1;壳体2内设有一医用硅胶膜5,且边缘压合连接在回血腔的内壁上,所述医用硅胶膜5将回血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换气腔和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同时与药液入口1和药液出口3连通,所述壳体2上还设有与换气腔连通的换气孔4。
在进行穿刺前,缓冲腔与换气腔之间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医用硅胶膜5没有发生形变;然后调节流量调节器,将药液通入穿刺管内,缓冲腔内的压力变为负压,由于换气腔通过换气孔4与外界连通,换气腔内的气压与大气压相等,医用硅胶膜5中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缓冲腔内凸起(如图3),然后开始穿刺操作;穿刺后,由于血压高于大气压,血管内的血液快速流入穿刺管内,在血液压力的作用下,缓冲腔内的压力逐渐由负压变为接近大气压,最终变为正压状态;在此过程中,医用硅胶膜5也逐渐由图3状态变为图2状态,最终变为图4所示的正压状态。医用硅胶膜5的形变使得缓冲腔的体积发生变化,实现瞬间血液回流,便可判定静脉穿刺成功,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此处提到的“正压”、“负压”均是针对大气压而言,高于大气压称为“正压”,低于大气压称为“负压”。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由渠力,未经由渠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圈套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口腔治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