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淋式无炉衬双排距水冷冲天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6812.5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欢 |
主分类号: | F27B1/02 | 分类号: | F27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淋式无 炉衬 双排距 水冷 冲天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天炉,具体涉及一种雨淋式无炉衬双排距水冷冲天炉。
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行业的冲天炉采用炉衬式冲天炉,多排风中央送风冲天炉、内冷式冲天炉、外冷式冲天炉、卡腰式冲天炉等。上述冲天炉的缺陷:一是带炉衬冲天炉熔炼时间短,只能开炉8h~10h;二是炉衬浸蚀,炉膛逐渐扩大,质量波动大,化学成分难以控制;三是内冷式冲天炉和外冷式冲天炉危险性大,易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淋式无炉衬双排距水冷冲天炉,开炉时间长,炉况稳定、铁焦比高,节省焦炭,铁水质量得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该雨淋式无炉衬双排距水冷冲天炉包括火花捕集器帽顶1、火花捕集器支撑2、火花捕集器筒体3、烟冲帽4、烟冲帽支撑5、烟冲支撑6、加强筋7、烟冲8、烟冲9、进料炉筒10、加料口11、落灰管12、循环水箱13、炉身14、炉身15、风带16、进风口17、引风管18、风箱19、上排风口20、下排风口21、炉缸22、炉底门23、炉底板24、调节丝杠25、炉腿26、炉身27、喷淋嘴28、水环29、水管支撑30、转风炉身31,在炉腿26安装调节丝杠25,调节丝杠25上安装炉底板24,在炉底板24安装炉底门23与转风炉身31,在转风炉身31上安装风箱19和风带16,在风箱19上安装上排风口20和下排风口21,在转风炉身31的上部安装水环29、喷淋嘴28和水管支撑30,在转风炉身31上端安装炉身27和炉身14,在炉身14的上部安装进料炉筒10和循环水箱13,在进料炉筒10上部安装烟冲9和烟冲8,在烟冲8的上部安装火花捕集器筒体3和火花捕集器帽顶1,在烟冲8的上部安装烟冲帽支撑5和烟冲帽4及烟冲支撑6,在火花捕集器筒体3的上部安装火花捕集器支撑2
它利用转风炉身的锥体,采用雨淋式装置,使炉内壁渣釉结壳,炉膛直径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批料稳定。采用两排送风系统,使炉料均匀熔化,化学成分波动小,有效地保证了铸件的内在质量。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连续长时间熔炼30小时以上,炉膛直径无变化,批料稳定,送风强度均匀,化学成分波动小,有效的保证了铸件的内在质量,同时大幅度节省炉衬材料, 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火花捕集器帽顶,2.火花捕集器支撑,3.火花捕集器筒体,4.烟冲帽,5.烟冲帽支撑,6.烟冲支撑,7.加强筋,8.烟冲,9.烟冲,10.进料炉筒,11.加料口,12.落灰管,13.循环水箱,14.炉身,15.炉身,16.风带,17.进风口,18.引风管,19.风箱,20.上排风口,21.下排风口,22.炉缸,23.炉底门,24.炉底板,25.调节丝杠,26.炉腿,27.炉身,28.喷淋嘴,29.水环,30.水管支撑,31.转风炉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所示,该雨淋式无炉衬双排距水冷冲天炉包括火花捕集器帽顶1、火花捕集器支撑2、火花捕集器筒体3、烟冲帽4、烟冲帽支撑5、烟冲支撑6、加强筋7、烟冲8、烟冲9、进料炉筒10、加料口11、落灰管12、循环水箱13、炉身14、炉身15、风带16、进风口17、引风管18、风箱19、上排风口20、下排风口21、炉缸22、炉底门23、炉底板24、调节丝杠25、炉腿26、炉身27、喷淋嘴28、水环29、水管支撑30、转风炉身31,在炉腿26安装调节丝杠25,调节丝杠25上安装炉底板24,在炉底板24安装炉底门23与转风炉身31,在转风炉身31上安装风箱19和风带16,在风箱19上安装上排风口20和下排风口21,在转风炉身31的上部安装水环29、喷淋嘴28和水管支撑30,在转风炉身31上端安装炉身27和炉身14,在炉身14的上部安装进料炉筒10和循环水箱13,在进料炉筒10上部安装烟冲9和烟冲8,在烟冲8的上部安装火花捕集器筒体3和火花捕集器帽顶1,在烟冲8的上部安装烟冲帽支撑5和烟冲帽4及烟冲支撑6,在火花捕集器筒体3的上部安装火花捕集器支撑2。
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淋式无炉衬双排距水冷冲天炉,其转风系统采用风环和风箱结合方式,强风进入风环,由风环两侧的引风管进入风箱,再由风箱均匀分配到上、下风口;上风口为6个,下风口为6个,上、下风口互错30°;上风口直径为36mm,+7°~8°;下风口直径为32mm,+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欢,未经徐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6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机车走行部故障在线监测诊断系统
- 下一篇:快速索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