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码采集关联装箱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6265.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3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蒋仁;刘志伟;谢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枫凯文律师事务所 11366 | 代理人: | 杨思东 |
地址: | 10008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采集 关联 装箱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码采集关联装箱一体机。
背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Automatic Identification&DataCapture简称AIDC)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早期以磁卡、条码为主.因其准确快速的数据录入特性很快在商业、金融等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行业规模较小的原因,并没有在IT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ERP、供应链等新的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广泛应用,AIDC技术才脱胎换骨迅速发展,成为IT主流的核心技术之一。AIDC技术从识别的对象上,可分为光卡识别、光学字符识别、磁卡识别、智能卡识别、射频卡识别和条码识别等。同其它的自动识别技术相比,条码技术具有准确性高(出错几率为几百万分之一)、速度快、标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其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运输和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很多家电、PC等产品的外包装箱上、重要的部件上一定会贴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条码标签。实际上,制造业是条码技术应用最重要、最深入的领域。
条码技术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在商业、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我国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选择实施管理信息系统(MIS),或者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管理水平。但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的约束,他们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特别反映在对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跟踪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车间生产的实时信息采集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已经被成功运用到各种领域的企业中。
条形码(简称条码)是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用39码来作为产品条码编码码制。39码是Intermec公司于1975年推出的一种条码,它可以表示包括数字、英文字母以及点号、加号、空格、星号等在内的共44个符号。39码仅有二种单元宽度。宽单元是窄单元的1~3倍。39码的每一个条码字符由9个单元组成。其中3个为宽单元,其余为窄单元,因此称为39码。
条码采集器,一种具有现场实时条码数据采集、处理功能的自动化设备。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功能。为现场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可用性提供了保证。条码数据采集器,内置激光条码读头(被美国摩托罗拉垄断)或红光读头,识别常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大屏图形液晶显示屏显示中英文字或图形。FLASH型内存保证数据可靠,可存储足够多的记录,一般的条码采集器是可以选配多大内存,以供实际需要。采集器上的程序开发简单,DOS操作系统的条码采集器一般通过C或C++编程,WinCE操作系统的条码采集器一般通过C#或C++,当然条码采集器厂商会提供一些程序产生器,让不会写程序的人也可以编排简单的功能供使用者使用。采集器的条码数据可以通过WiFi、蓝牙、数据线传输到电脑的管理系统中。
目前,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包装中,会涉及大箱子(也就是外箱)和小盒的包装,但是生产企业包装车间,操作工人装箱过程中,可自动完成外箱条码的数据采集,但难以同时完成小盒条码的数据采集,难以同时建立外箱条码与小盒条码的数据对应关系;如果不完成数据对应关系的建立,外箱还无法从设备上取出,需要人工观察和操作,所以影响生产效率以及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给出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种方面的简化概述以力图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对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纵览,且既非旨在指认出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也非旨在描述这些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所公开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6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车间智能抄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数据库访问身份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