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线圈绕线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5374.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樊天龙;贺新善;胡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济达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354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线圈 绕线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涉及变压器线圈的绕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绕制变压器线圈的绕线模。
背景技术
绕制线圈是变压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现在基本上都是使用线圈绕线模进行线圈的绕制。传统的线圈绕线模模芯是由两块楔形的模芯拼合组成,绕线结束后,通过向相反方向敲打两块模芯,使模芯沿楔形面移动松开,将绕线模从线圈中取出。由于两块模芯相互接触的楔形面面积较大,且两块魔心是压紧在一起,因此彼此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大,需要借助较大的外力才能将两块模芯分开,拆卸绕线模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制线圈后,便于从变压器线圈上脱除下来的变压器线圈绕线模。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线圈绕线模由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的若干支撑条组成,所述支撑条相互平行布置,构成绕线模芯,所述第二端板由上端板和下端板拼合组成,上端板与下端板的拼接端留有间隙,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设有至少一对夹板,分别垂直固定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的对应位置处,所述夹板上设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调节螺栓,在所述调节螺栓上夹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母,夹板外侧各设置一个压紧螺母;在所述第一端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端板的上端板与下端板拼接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其间的间隙构成第二端板上与第一轴孔大小一致的第二轴孔。
其中,所述支撑条的数量为6~20条,围绕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边缘均匀分布。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板为2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外轮廓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线圈绕线模一侧端板固定,另一侧由两块端板拼合构成,通过调节两块端板之间的间隙,从而改变该端变压器线圈绕线模的横截面积,使绕线模支撑面与线圈内表面分离,大大减小了绕线模支撑面与线圈内表面的摩擦力,使得从线圈中取出绕线模变得非常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线圈绕线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线圈绕线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端板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端板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变压器线圈绕线模的结构如图1、2、3所示,由外轮廓为椭圆形的第一端板3、第二端板4,以及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端板3和第二端板4上的14条截面为矩形的支撑条2组成,支撑条2相互平行布置,均匀分布围绕在第一端板3和第二端板4的边缘,与第一端板3和第二端板4共同构成绕线模芯。
第一端板3的结构如图2,在第一端板3的中部设有一个正方形的第一轴孔7。
第二端板4如图2所示,由上端板41和下端板42拼合组成,并在上端板41与下端板42的拼接端留有一定宽度的间隙43。在第二端板4的上端板41与下端板42拼接端中部分别设有凹槽,该凹槽与其间的间隙共同构成一个与第一端板3上的第一轴孔7位置对应、大小一致的第二轴孔5。在第二端板4上第二轴孔5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夹板6,每对夹板6分别垂直固定在上端板41和下端板42上的对应位置处,夹板6上设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调节螺栓1,在调节螺栓1上夹板6之间设置有两个定位螺母8,夹板6的外侧各设置一个压紧螺母9。
使用时,首先松开绕线模第二端板4侧调节螺栓1上夹板6外侧的压紧螺母9,并调节夹板6内侧的定位螺母8,使上端板41与下端板42之间保持有足够的距离,第一端板3与第二端板4的纵向高度相等。将绕线模通过其第一轴孔7和第二轴孔5固定在绕线机上,绕制变压器线圈。绕制完成后,从绕线机上取下绕线模,松开夹板6内侧的定位螺母8,同时不断拧紧夹板6外侧的压紧螺母9,以逐步缩小上端板41与下端板42之间的间隙43,减小绕线模第二端板4侧的横截面积。此时绕线模支撑条2除第一端板3侧仍与变压器线圈接触外,其余部分均离开线圈,与变压器线圈间形成了楔形间隙,可以方便地将绕线模从线圈中取出。
取出后,松开压紧螺母9,并调节定位螺母8,使第二端板4的上端板41与下端板42分离,重复上述步骤,开始下一个变压器线圈的绕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济达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济达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5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口径钢塑复合管
- 下一篇:电源线固定装置和空调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