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振动夯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700.6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洪;王育林;张堂正;余浩;唐爽;蔡岚玲;李宗亮;黄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74 | 分类号: | E02D3/07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振动 夯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平板振动夯实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为保持建筑物或道路坚固稳定,一般需要对基础作密实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人工打压、机械辗压以及振动夯实几种。人工打压由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仅限于局部或临时施工,目前已很少采用;大型道路建设以及市政施工项目普遍采用了压路机来工作,而民用建筑以及一些窄槽的基础则常用振动夯来处理。现有的振动夯实机一般装有2台电机,交替工作,一台负责向前运动,一台负责向后运动,每台电机只有一半时间工作,设备利用率较低,制造成本也较高;同时两台电机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转向很不灵活,施工时对现场环境要求高,工作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振动夯实机,它采用一台电机驱动偏心轮机构旋转以及合理分配机体重心的方式实现灵活转向,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平板振动夯实机,该夯实机包括:机体、动力机构和偏心轮机构;
其中,所述机体具有平整的底面;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振动电机和皮带机构,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机体上,所述振动电机通过皮带机构与偏心轮机构连接;
所述偏心轮机构包括传动轴、偏心的甩锤和轴承座,一对所述甩锤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体上,传动轴带动机体做水平运动,同时带动甩锤运转,有规律地向下打击机体的底面,所述传动轴的安装高度低于振动电机的安装高度,所述传动轴与皮带机构连接。使用时,打开振动电机电源开关,振动电机带动偏心轮机构旋转,产生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运动,垂直方向运动使平板夯本体产生上下高频率振动,将地基夯实,水平方向运动使平板夯本体向前移动。
按上述方案,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机体的中心位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皮带轮机构包括大带轮、小带轮以及连接所述大带轮和小带轮的皮带,所述大带轮安装在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小带轮安装在偏心轮机构的传动轴上。振动电机通过大、小带轮带动偏心轮机构旋转产生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激振力,垂直方向的激振力带动平板夯本体敲打地面,使地基密实,水平方向的激振力使平板夯本体向前方运动。
按上述方案,所述偏心轮机构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安装在甩锤的外侧。
按上述方案,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两端的甩锤沿机体中心对称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机罩,所述机罩上设置有扶手。
按上述方案,所述机体与机罩之间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多组弹簧导套,每组弹簧导套包括上导套、下导套和弹簧,所述上导套安装在机罩的下方,所述下导套安装在机体的上方,所述上导套与下导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安装减振装置是为了方便操作,减轻平板振动夯实机机体振动对人的影响。优选的是,机罩和机体通过4组弹簧导套实施连接,4组弹簧安装在上、下导套内将机罩和机体两部分组合在一起。
按上述方案,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换向开关,所述换向开关与振动电机连接,所述振动电机为双向电机。在狭窄的通道施工时,换向开关可将振动电机反向运转,平板振动夯实机后退,如此反复可将地基夯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计的平板振动夯实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提高了振动电机安装位置,整个平板振动夯实机机体的重心分布更加合理,操纵起来非常灵活;2、振动电机反向旋转时,平板振动夯实机机体可产生后退运动,具有现场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机罩;2-上导套;3-弹簧;4-下导套;5-机体;6-皮带;7-压盖;8-甩锤;9-轴承盖;10-轴承;11-轴承座;12-传动轴;13-小带轮;14-大带轮;15-扶手;16-振动电机;17-换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