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传输旋转连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643.1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洪;夏念平;余浩;黄炎锋;朱玉兰;蔡岚玲;李宗亮;王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传输 旋转 连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介质传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液压传输旋转连通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是一种将液体压能转化为机械动能的运动形式,它必然涉及到液体介质的传输问题,合理的输送结构能提高液压效能,保护生产环境,减少设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从机械的固定部位向旋转部位传输液体介质是液压传动的关键环节,为了将液体介质从静态通道中安全可靠地输送到旋转件中,要解决的关键是液压连通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旋转接手通过缸体油道与旋转油槽的沟通来实现。为防止油压泄漏,旋转接手缸体与旋转体之间的密封一种是采用旋转油封,但是,旋转接手在高压、高速状态工作时,油封极易烧毁、击穿,旋转体也很容易磨损,设备使用寿命达不到要求,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传输旋转连通装置,它将液态介质安全可靠的由固定件输送至旋转件中,可有效解决液体介质高压、高速传送时连通设备易产生渗漏、卸压、寿命短等问题,有利于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作业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液压传输旋转连通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装置包括空心轴套、缸体、分流套和导流体;其中,
所述空心轴套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空心轴套的油槽与旋转轴的油槽连通;
一对所述导流体相对安装在空心轴套上,所述导流体包括静导流盘、导流芯、动导流盘和调节盘,所述动导流盘固定安装在空心轴套上,所述静导流盘安装在动导流盘上且与动导流盘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所述调节盘固定安装在空心轴套上且与动导流盘固定连接,所述导流芯设置在调节盘内且与调节盘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所述导流芯与静导流盘固定连接,所述导流芯与动导流盘之间、以及所述静导流盘与调节盘之间分别设有一定间隙,所述静导流盘的油槽与导流芯的油槽连通,所述导流芯的油槽与动导流盘的油槽连通,所述动导流盘的油槽与空心轴套的油槽连通;
所述分流套安装在导流体上,所述分流套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上均匀分布多个径向油孔,所述径向油孔与静导流盘的油槽连通;
所述缸体安装在分流套上,所述缸体的两端通过轴承与空心轴套转动连接,所述缸体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分流套上的其中一个环形油槽连接,所述出油口与分流套上的另一个环形油槽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盘上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一端与动导流盘的油槽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密封,所述缓冲密封的外端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通过销轴安装在调节盘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流套的两侧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与静导流盘之间设置有波纹弹簧。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流体与轴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轴承的一端与空心轴套的轴肩接触,另一端通过挡环轴向定位。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缸体上设有泄油口,所述泄油口与其中一个空腔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缸体的外端安装有缸盖,所述缸盖安装在空心轴套上,所述缸盖与空心轴套之间设置有防尘圈。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的外端安装有压盖,所述空心轴套通过定位销与压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在与缸体进、出油口连通的分流套上的环形油槽上均匀分布多个径向油孔,使得工作时油压产生的径向力相互平衡,旋转体转动精度高,有利于提高运行速度;同时,通过将导流体分为随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件(该旋转件包括动导流盘和调节盘)、以及不随旋转轴旋转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静导流盘和导流芯),固定件与旋转件间无密封,旋转件和固定件之间在高压状态下形成轴向油膜,使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始终保持合理间隙,工作时依靠高压油膜而处于悬浮状态,由于两者之间互不接触,因而无磨损、无密封件烧损。本实用新型将液态介质安全可靠的由固定件输送至旋转件中,可有效解决液体介质高压、高速传送时连通设备易产生渗漏、卸压、寿命短等问题,有利于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作业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件检测装置
- 下一篇:快速玻璃瑕疵检测设备